這5種食物千萬別買!裡邊常加硼砂,商家從來不吃,很多人天天買

“吃進嘴裡的東西居然還能加硼砂?

這不是上世紀的毒招嗎!

”——2024年5月,浙江台州一對夫妻在菜市場買散裝炸酥肉,吃完當晚上吐下瀉,醫院尿檢硼酸超標6倍,市監突擊溯源,作坊老闆承認“就撒了一小撮,讓肉更松更保水”。

消息一出,本地群炸鍋:原來“Q彈”“放三天不硬”的秘訣是這玩意兒。

硼砂早被踢出食品添加劑名單,毒性寫得明明白白:成人5克中毒,15克就可能沒命,娃更小劑量就出事。

可現實是,它沒消失,反而升級了。

去年四季度某省抽檢,油炸小散攤12.3%含硼,比去年又漲兩個點;電商“手作”區成了新窪地,直播間裡“媽媽味道”的涼皮、丸子、米糕,其實不少是廚房小作坊+快遞黑箱,監管手電筒照不到。

更賊的是,商家把硼砂和磷酸鹽混成“秘密醃料”,快檢卡常被合法添加劑蒙過去,檢測難度翻倍,吃的人風險也翻倍。

想躲雷,只能靠自己多長隻眼。

買油炸、丸子、涼皮先聞味,帶鹼味、口感脆到不自然直接放棄;家裡備兩包硼砂試紙,三塊一條,肉菜泡水滴一滴,三分鐘兩條紅線就扔;看到“久煮不爛”“放不壞”的宣傳語,直接當成“有毒預警”就行。

真踩坑也別忍,12315小程序新上線“食品閃賠”通道,拍照留樣24小時必有回應,別嫌麻煩,今天不投訴,明天他還賣。

說到底,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嘴饞那幾塊錢,真不夠住院打點滴的。

——“小時候吃硼砂粽子差點沒緩過來,現在看到’Q彈’倆字就PTSD,試紙家裡常備,命重要。

——“直播間’手工’濾鏡太厚,便宜丸子一煮彈到筷子夾不住,直接垃圾桶見。

——“投訴過一回,市監真去查了,雖然賠得不多,但老闆下架停爐,比沉默強。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