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房子沒了,新房卻被法院查封,無法網簽,開發商不給退房、也不給換房,法院不給解封、住建局管不了——這是青島一位購房者“以舊換新”的真實遭遇。
1、
以舊換新的“綠地噩夢”
去年11月,一位購房者選擇參與當時備受關注的住房以舊換新,他用自己名下的舊房子作價抵扣,置換一套城陽綠地國科蘭亭郡新房。按理說這是個雙贏的選擇:既能賣掉難以出手的舊房,又能住上夢寐以求的新居。
![]()
▲綠地國科蘭亭郡
事情的進展起初還算順利。購房者繳納認籌金,開發商也為他的舊房找到了買方(工抵單位)。三方順利簽署了以舊換新協議,舊房成功抵付了新房的首付款。開發商辦完內部手續,通知購房者前來網簽。但這時出現了戲劇性轉變,這位購房者認購的房源,竟然被城陽法院查封了!原因竟然是開發商綠地與總包單位榮華建設,存在著工程款糾紛。
如今,購房者不僅沒拿到新房,舊房子也沒了。開發商對此毫無辦法,多次向法院提交執行異議申請都被駁回,理由是總包單位堅決不同意解封。 購房者陷入兩難境地:換房?開發商稱所有房源都被法院查封,沒得可換;退錢?開發商更是明確表示分文不退。
城陽區住建局對購房者答復稱:
因該問題涉及到司法查封問題,城陽區住房和城市建設管理局無權強行干涉,建議您通過司法途徑維護個人權益。關於換房問題開發企業表示其全部房源均被法院查封,已無可更換房源。關於退房問題,城陽區住房和城市建設管理局多次溝通開發企業,開發企業均明確表示不予退房退款。房屋買賣或退房退款問題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有明確約定,該問題屬於合同爭議,不在住建部門的行政職權範圍內,行政部門無法干預,建議您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問題是,對一個普通的購房者來說,打官司不僅耗時耗力,還要承擔不菲的訴訟費用。
2、
1200 套目標能成嗎?
青島住建局推出的住房以舊換新,5月初政策剛上線時,青島樓市確實熱鬧了一陣。當初方案挺誘人:計劃收購1200套,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或長租房,每套給收購主體3萬補助,貸款還有5年貼息,舊房價格由3家機構評估取中間值……聽起來既靠譜又貼心。據官方的報導,短短半個多月,4500多套舊房湧進申請平台。當時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好像青島樓市馬上要迎來春天。
![]()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政策推行已近半年,官方報導只有7月西海岸那1單以舊換新首簽,再也沒見公佈已成交的案例數量。
近日,青島住建局領導參與問政欄目時,有市民提問:以舊換新開展半年了,聽說幾乎沒有落地的,1200套能完成嗎?但相關領導並未回應這一問題。據知情人士透露,真正落地成交的寥寥無幾。申請的人多,完成的少,這背後反映的問題值得深思。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3、
一場華麗的“政策秀”?
青島的住房以舊換新政策,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政府主導的(政績工程),一種是開發商主導的(清庫存套路)。但這兩種模式,現在看起來都不太靠譜。
政府主導的以舊換新,政策制定得挺完善,從申請流程到補貼標準,從評估機製到監管措施,該有的都有了,當初還搞了12家實施主體的“2+10”模式,但執行起來似乎就變了味。有業內人吐槽,這更像給上面交差的“面子工程”,看著花哨,實則沒解決真正問題。
![]()
▲綠地國科蘭亭郡的開發商,是實施主體之一
開發商主導的模式,更讓人下頭。有的開發商藉著以舊換新的名義,實際上是在搞變相降價;有的則是用這個政策來吸引客戶,大部分參與以舊換新的新房,都是賣不動的“邊角料”——要么位置偏僻,要么樓層不好、戶型奇葩,要么像綠地國科蘭亭郡這種,房子質量問題頻發,開發商資金鍊緊張,正常銷售都困難,只好打著以舊換新的旗號,來忽悠不明真相的購房者。
![]()
▲綠地國科蘭亭郡
現在的情況是,這個以舊換新政策,涼得比預想中要快,在市場上基本已經銷聲匿跡了,購房者對這個政策早已不抱什麼幻想了——還不如自己找中介賣老房子、再去買新房。
其實,這場惠民的住房以舊換新政策,本該可以幫到更多的人——如果官方能適當放寬房齡限制,如果政策能執行到位,如果實施主體能提高效率,如果開發商能少點套路,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