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4萬/平跌到3.7萬/平,廣州金融城的網紅小區蘭亭盛薈,已經徹底跌落神壇,跌幅接近60%,一堆炒房客被套牢。引發網絡關注。
蘭亭盛薈位於廣州天河區金融城,是金融城附近樓齡最新的大型花園樓盤,當年被大量炒房客和房產大V捧上神壇。
其實蘭亭盛薈的缺點還挺多的,小區在高速上蓋,避免不了噪音和粉塵,離地鐵也有一段距離,出入不算太方便,而且對口的學校也很一般。
但這些缺點,當年都被炒房客無視,甚至一度將小區的房價炒到9-10萬/平米。 2022年的時候,蘭亭盛薈一套64方的小2房,成交價是548萬,單價高達8.4萬/平米。
![]()
結果到了今年,小區一套面積更大的2房戶型,9月最新成交價降到了256萬,單價跌到了3.7萬/平米,差不多300萬跌沒了。
![]()
現在廣州跌幅最厲害的,恰恰是當年這些被熱捧的網紅盤。因為當年沖進去的炒房客,今年都扛不住了。拋售者眾多,也算自食其果了。
針對此事,有網友評論,以前是貸款買房,現在是藉錢賣房,雙面虧損,
有網友指出,這房型一看誰買誰倒霉,凹凸不規則。而且學校是硬傷,這麼大的小區居然配個村小。
- 我們再來看看廣州總體樓市狀況。
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5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9月廣州房價未漲,依舊兩極分化,新房房價跌幅持續收窄!二手房房價降幅擴大!
![]()
從新房環比來看,在70個大中城市中,9月房價有7個城市環比上漲。其中,廣州新房價格同比跌4.1%,環比跌0.6%,降幅持續收窄!從二手房環比來看,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9月二手房房價均有下降。其中,廣州二手房價格同比跌6%,環比跌0.8%!環比跌幅擴大。
![]()
![]()
近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佈數據,國慶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廣州一手房網簽13.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4%,其中一手住宅網簽12.1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7%。
![]()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於10月8日晚公佈的數據顯示,據其對全市部分重點樓市項目的監控和測算,今年國慶假期一手房認購量同比明顯下滑,但是環比翻倍增長,二手房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均下降約三四成。
![]()
市場整體熱度明顯回落,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廣州有放鬆限購的利好,而今年缺乏重磅利好的支持,再加上國慶假期買家和業主出遊返鄉導致市場關注較低,剛需和改善型需求有相當一部分購買力仍在觀望。
廣州某頭部渠道中介機構統計顯示,各大樓盤“十一檔”僅完成全年銷售任務計劃的50%左右。天河海珠、增城新塘等板塊相對理想,大概完成了計劃的70%;番禺黃埔及其他外圍區域完成度僅40%左右,情況比較糟糕。
這些種種跡象的背後,說明當前廣州買房人的信心,還是在全面恢復中。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廣州的總體樓市趨於穩定,價格到了市場理性波動階段,而現在購房消費者則更加理性。
- 有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廣州所謂的“縮水”區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
其一是外圍區域和遠郊區。這是廣州樓市回調的“重災區”。廣州城市面積大,“東進南拓”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新區和郊區板塊,在市場上行期靠規劃概念房價飆升,下行期則因配套落地慢、供應量大而首當其衝。
- 增城區:尤其是新塘、朱村等板塊。增城是廣州的“房價窪地”,也是供應量最大的區域之一。早期吸引了大量投資客和剛需客,但產業和配套跟進不足,導致供過於求矛盾突出,價格回調非常深。
- 從化區:定位為生態區,距離市中心遙遠,缺乏產業支撐,本地需求有限,幾乎完全依賴廣州外溢需求,在市場下行期流動性極差。
- 花都區:雖然有空港經濟概念,但產業與居住聯動性不強,距離核心區過遠,價格支撐力弱。
- 南沙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规划级别高。但问题在于规划落地周期长、前期概念炒作过度,而常住人口增长和商业配套成熟度未能匹配上巨大的新房供应量,导致价格出现显著回调。
其二是中心城區的“老破小”與無學位“老大舊”。廣州擁有大量房齡超過20年甚至30年的老舊樓梯樓,這些物業正在經歷殘酷的價值重估。
產品力被時代淘汰。無電梯、無物業管理、停車難、戶型落後,無法滿足現代居住需求。
“學位房”溢價鬆動。廣州也在推進教育均衡化,雖然頂級學位房價值依然堅挺,但中等或不確定性高的學位對應的溢價正在被擠壓。沒有學位加持的老舊房子,流動性面臨巨大挑戰。而接盤人群消失,年輕一代的剛需客更傾向於選擇稍遠但有地鐵的次新房,而非市中心的“老破小”。
其三是前期炒作過度的“概念板塊”。一些在牛市中被熱炒的板塊,正在擠泡沫。
比如,知識城。規劃宏大,發展也確實迅速。但問題同樣是前期房價上漲過快,透支了未來利好。當市場轉向,投資客退場,價格便進入盤整和回調期。
再比如,廣鋼新城。作為舊改巨無霸項目,集中供應了大量高端改善盤。在高峰期價格直逼市中心。但隨著集中供應上市,內部競爭激烈,加上部分規劃配套(如學校)未達預期,價格出現明顯鬆動。
此外,還有一些有明顯硬傷的樓盤,在買方市場下,瑕疵被無限放大。
比如,位置問題:臨近高架、鐵路、高壓線、垃圾站等。品質與物業問題:小開發商、物業服務水平低、社區維護差。產權問題:如公寓、商辦類項目(價格跌幅遠大於住宅)。
不得不說,商品房本身就是商品,漲跌都是市場供需關係所致。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而上述這些樓盤價格狀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是當前部分樓盤的真實寫照。價格波動起伏,都是市場需求變化決定的。哪怕是腰斬,這可能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引發。
總體來看,當前廣州樓市大體處於相對穩定,小幅震盪行情,當然對比高位是肯定跌了不少。對於剛需購房者是個機會,但是購房前需要盤點家庭經濟狀況,特別是貸款買房者,畢竟還款是一個長期工程。
展望四季度,業內有觀點認為市場成交量會維持高位。一方面開發商要繼續衝刺全年業績,在促銷方面會有很多動作,另一方面廣州等城市仍在推進房票安置、擴大公積金提取的用途、推出房產會或購房節等支持措施,預計四季度整體樓市交易會明顯好於三季度,全年將呈現出“前面高、中間低、後面略翹尾”的走勢。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