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袋男孩的逆襲! 他砸1.7億建台美教育橋樑 打造「最強社區銀行」傳奇

▲2024年最新出爐的加州銀行評比,台商Jackson Yang(楊信)經營的First General Bank,在117家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效率比第2、資產回報率第3,以11.37億美元資產寫下小銀行突圍傳奇。(圖/翻攝自First General Bank官網)

記者潘姿吟/綜合報導

從麵粉袋男孩到銀行董事長,Jackson Yang(楊信)用39年時間詮釋了什麼叫「美國夢」,更可貴的是,他從沒忘記「根」在哪裡,透過教育為台美搭橋,讓更多台灣年輕人有機會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不少這樣的台商,正以他們的方式為台美關係注入新活水。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功,不只是個人的輝煌,更是能為下一代點亮希望的明燈。這是台灣人韌性與智慧的最佳寫照:以腳踏實地的努力與無畏精神,證明台商在全球舞台上的不可或缺。

「小時候穿美援麵粉袋做的衣服,現在捐1.7億幫台灣學生圓美國夢。」這不是勵志小說情節,而是台裔企業家 Jackson Yang 的真實人生。從彰化埔心鄉的貧村少年,到 11 億美元資產銀行的董事長,他的故事堪稱台美移民史上最動人的逆襲傳奇。

連續 9 年CDFI認證 擊敗117家銀行奪冠

2024 年最新出爐的加州銀行評比,First General Bank(大通銀行)在117家競爭對手中,拿下效率比第2名、平均資產回報率第3名的亮眼成績。這家總資產僅 11.37 億美元的「小銀行」,憑什麼能在金融巨獸林立的加州殺出血路?

答案藏在一個關鍵數字:連續 9 年。自 2016 年起,First General Bank 每年都獲得美國財政部「社區發展金融機構」(CDFI)認證,這項殊榮全美僅約 1,100 家金融機構擁有。或許,不做大銀行,但要做最好的社區銀行,是楊信的中心思想。

以不鏽鋼垃圾桶拿下全美8成市佔

時間拉回 1944 年,Jackson Yang 出生在彰化縣埔心鄉一個貧困農家。「那個年代很苦,我穿過美軍援助的麵粉袋做成的衣服,喝美援奶粉長大。」他曾在出席 2019 年會北美彰化同鄉會年會分享童年回憶,語氣上沒有怨天尤人,反而充滿感激。

關鍵轉折點在16歲。當同齡孩子還在念書時,Jackson Yang 已經踏入商場,開始學習國際貿易,「那時候台灣剛起步,國際貿易是少數能接觸世界的管道。」這段經歷,為他日後的國際化視野奠定基礎。

1986年,42 歲的 Jackson Yang 先移居加拿大,再轉往美國發展。白手起家的他,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從生產不鏽鋼垃圾桶及家具五金產品起家,很快在居家用品市場找到立足點。

Jackson Yang 創辦的 Seville Classics, Inc.,如今已是北美家庭整理收納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美國人十分重視居家空間規劃,而他正是抓住了這個需求。後來,公司主力商品「不鏽鋼垃圾桶」,更一舉拿下高達全美 8 成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好市多(Costco)、Sam’s Club 與 Amazon 等大型零售通路的主要供應商。

▲First General Bank是一家,以「服務社區」為核心理念的銀行。(圖/翻攝自Google Map)

39歲跨足金融業

然而,真正讓 Jackson Yang 聲名大噪的,是他在 2005 年創立的 First General Bank(大通銀行)。這個關鍵決定,不僅改寫了他的人生軌跡,也讓他從實業界跨足金融領域,開啟一段全新的傳奇。

當時的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區雖然逐漸壯大,但能真正理解族群需求、並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金融服務的銀行卻屈指可數。Jackson Yang 看準這個缺口,決定成立一家以「服務社區」為核心理念的銀行。他深知金融業與傳統製造業截然不同,因此沒有選擇親力親為地管理日常事務,而是展現高度前瞻性的治理思維,並延攬具有專業背景的 Cliff Hsu 擔任總裁,專業分工。

這套經營哲學,讓 First General Bank 在短短 20 年間,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不僅贏得社區客戶的信賴,更在全美數千家社區銀行中脫穎而出,登上排行榜第 1 名。這不只是商業上的成功,更象徵著一位來自台灣的移民,如何憑藉遠見與堅持,把「小銀行」做成了國際金融舞台上備受矚目的典範。

砸1.7億打造台美教育橋樑

更令人驚艷的是 Jackson Yang 的「教育野心」。透過「J. Yang and Family Foundation」,他已向加州 5 大頂尖學府捐贈超過 1.7 億台幣,受惠學校包括 UCLA、UC San Diego、Caltech、UC Irvine、ArtCenter。

這不是一時興起的善舉,而是深思熟慮的戰略布局。

2008 年,Jackson Yang 創立北美彰化同鄉會;2012 年設立「楊信獎學金」,最初只幫助彰化師範大學畢業生赴美深造,但他很快發現,「只幫彰師大學生,影響有限。」後來,在前駐美代表袁健生牽線下,與教育部合作,擴大到 5 所名校。他對每所學校捐款都超過 100 萬美元,其中 UCSD 因當時中研院院士錢煦大力推動,更加碼到 150 萬美元。

用教育做國民外交

砸重金投資教育絕對是最劃算的國民外交。他提到,台灣年輕人到美國讀書,會交到很多美國朋友。這些朋友將來出社會,對台美經濟發展和各方面交流都有幫助。數字會說話:2018 年楊氏基金會向 UCLA 捐贈 100 萬美元後,該校台灣研究計畫大幅擴展;2019 年 UCSD 設立「J. Yang獎學金計劃」,台灣學生錄取率明顯提升。

教育投資的報酬率,可以是無窮大的。因為,一個「人才」可以影響一群人,但一群人才就可以改變兩個國家的關係。台灣有優秀人才和技術,美國有廣闊市場和資源,倘若兩者結合,將有機會創造更大價值。

小銀行的大格局實踐ESG

在 ESG 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First General Bank 早已超前部署。除了 CDFI 認證展現的社會責任,銀行還持續進行清寒獎學金計劃,並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營運策略。企業成功不能只看獲利數字,還要看對社會的貢獻,這也是銀行能連續獲得各項殊榮的關鍵因素。

Jackson Yang(楊信)小檔案

• 出生:1944 年,台灣彰化縣埔心鄉
• 移民:1986 年加拿大→美國
• 事業:Seville Classics 創辦人、First General Bank 董事長
• 社會職務:北美彰化同鄉會創辦人、行政院政務顧問
• 教育投資:透過家族基金會向加州 5 大名校捐贈逾 1.7 億台幣

大通銀行 First General Bank 成就一覽

• 2013年:SNL 全國社區銀行排名第 1(5-50億美元資產組)
• 2022年:S&P Global 美西最佳銀行第 1 名(


標題:麵粉袋男孩的逆襲! 他砸1.7億建台美教育橋樑 打造「最強社區銀行」傳奇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