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控制權變更消息斬獲“11連板”、被市場稱作“最強妖股”的天普股份,於今日下午召开了投資者說明會,針對市場關注的多個問題一一回應。
回溯來看,自8月21日天普股份披露收購消息後,其股價便开啓暴漲模式。8月22日至9月10日期間累計漲幅超185%;因股價異常波動,公司目前仍處於停牌核查狀態,停牌前股價報76元/股,總市值達102億元。
否定“借殼傳聞”
根據天普股份8月21日披露的公告,中昊芯英通過“股份轉讓+增資”方式獲得公司控制權,其實際控制人楊龔軼凡成爲上市公司新實控人。該交易已觸發全面要約義務,須待中昊芯英及海南芯繁履行完畢後方可實施。
值得關注的是,中昊芯英作爲2020年成立的AI芯片“准獨角獸”企業,被市場質疑此舉是有意“借殼上市透明。
原因是該公司雖技術實力較強,其首顆AI芯片“剎那”已量產,但其資本市場路徑面臨時間壓力。根據此前與科德教育的協議約定,若中昊芯英未在2026年底前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購,需回購股份。目前距截止僅剩一年多,而公司尚未啓動常規IPO,因此市場普遍認爲此次收購天普股份是其應對上市對賭的緊迫舉措。
在本次的投資者說明會上,中昊芯英董事長楊龔軼凡就“是否構成借殼”問題作出明確回應。他表示,中昊芯英無資產注入計劃,中昊芯英自身現有資本證券化路徑亦與本次收購上市公司無關。
收購方沒有在未來12個月內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做出重大調整的明確計劃;沒有在未來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並、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明確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买或置換資產的明確重組計劃。
關於收購資金來源,楊龔軼凡披露中昊芯英、海南芯繁與方東暉三方收購資金合計21.23億元均爲自有資金,不存在借貸或其他外部資金依賴。董事會祕書吳萍燕補充說明資金到位情況:截至說明會時,中昊芯英9.65億元和方東暉7.64億元資金已全部到位;截至9月15日,海南芯繁3.95億元資金中已實繳2.76億元,剩余資金預計於9月19日完成實繳。
在天普股份因收購消息股價大幅上漲後,市場對其背後是否存在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產生了質疑。
對此,董事會祕書吳萍燕回應稱,經自查發現四名內幕信息知情人在2025年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間存在买賣公司股票行爲,但相關交易均發生在內幕信息形成或知悉之前,不屬於內幕交易。爲推進交易順利進行,相關方已承諾將交易收益歸天普股份所有。
此外,原實控人尤建義還解釋了讓渡控制權的原因:現年62歲的他因精力有限且子女不愿接班,無力推動公司轉型升級。此次控制權轉讓是綜合考慮市場環境、自身情況及中小股東利益後的審慎決定,旨在爲公司引入具有新質生產力背景的新實控人。同時,尤建義強調除已披露事項外,自己與楊龔軼凡之間無其他未披露的利益安排。
上半年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同比雙降
公开資料顯示,天普股份主要從事汽車用高分子材料流體管路系統和密封系統零件及總成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客戶包括日產、馬自達、福特、豐田、吉利等知名汽車廠商。
天普股份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期內經營業績承壓,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同比雙降。
具體來看,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51億元,同比下降3.44%。財報分析指出,營收下滑主要受行業經營環境變化影響,客戶訂單規模略有縮減;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燃油車市場份額相應下降,行業結構調整也對公司短期營收形成一定壓力。
利潤端表現同樣下滑,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爲1129.80萬元,同比下降16.08%。財報明確,淨利潤下滑的核心原因是本期末未到期應收账款余額較上年同期增加,信用減值損失增加所致。
盡管業績短期承壓,天普股份仍維持分紅計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75元(含稅)。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總股本爲1.3408億股,以此計算,本次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1005.6萬元(含稅)。
標題:回應“借殼”質疑!11連板天普股份說明會:中昊芯英無資產注入計劃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