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型ETF 打破存股迷思…搭上台股成長列車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存股」是近幾年國人重要投資策略,且大多數人挑選的是大型權值股。不過,觀察近一年來各權值股市值消長,會發現不少投資人選錯產業趨勢,錯過資產隨台股創高機會。投信法人建議,與其自己選趨勢、選,不如透過市值型ETF搭上台股成長列車。

據統計,目前股東人數超過百萬的個股有三檔,分別為160.2萬人、中鋼129.9萬人、鴻海103.7萬人。其中,台積電、鴻海都因為AI產業成長驅動股價表現,帶動過去一年市值分別增加22.9%、10.5%,但中鋼則是年減9.7%,且近十年僅成長3.1%,近20年僅增加6.01%,長期持有成長性十分有限。

進一步觀察前50大企業過去一年市值個股變化,市值年增率超過台積電(2330)共七檔,除台新新光金主要是合併題材外,有智邦、台達電、奇鋐、緯穎、世芯-KY、中信金,但其中只有中信金股東人數逾58萬人,其他電子股的投資人數僅介於3.2萬至14.4萬人,參與度相對低。

當中甚至近一年來有半數個股的股東人數減少,包含奇鋐、世芯-KY、中信金、光寶科、玉山金,意味部分曾經投資這些個股的投資人錯過股價上漲的波段行情。

反觀上市市值前50大企業過去一年市值衰退前十名,包括中租-KY、聯詠、大立光、台塑、聯電、台塑化、藥華藥、台化、和碩、台泥等,其中,聯電投資人數高達82.1萬人、台泥52.2萬人、台塑32.9萬人,股東人數都呈現年增。

投信法人認為,ETF報酬率與成分股市值是否成長為正相關,例如台積電反映每股獲利能力(EPS)提升,過去十年市值從3.3兆元成長至30兆,股價翻數倍成長。

以指標的臺灣50指數為例,就能反映台積電市值佔比,持有比重為58.66%,且更重要是,還能夠廣泛持有上市市值前50大個股,確保不會因選股錯誤而落後產業趨勢;同時,趨勢下行的企業,權重自然下降,舉例而言,過去一年台泥權重下降44%、聯電權重下降37%、台塑權重下降26%,一般投資人比起存個股,ETF較適合長期存的標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標題:市值型ETF 打破存股迷思…搭上台股成長列車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