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臨終關懷護理師布朗妮.維爾 (Bronnie Ware)統計了人在臨終前最遺憾的五件事,我非常肯定這份資料的價值。若想經營一個沒有太大遺憾的人生,這麼多人的共同心聲,肯定對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規劃有一些正面的提醒和影響。
人在面臨生死的最後關頭上,真正在意的是什麼?從關鍵點往前推,相信可以有意識的找到自己的方向,同時停止浪費心力在某些完全沒有意義的事物上。
藉此,我還提出一些問題,來幫助我們檢視自己現在的狀況,同時也開啟我們對自己潛能的好奇。據說這是人們最遺憾的五件事排序順位:
1—但願當初有勇氣做自己,而不是去符合他人的期待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
□ 我有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而漠視自己的需要嗎?
□ 我有在實踐自己的夢想嗎?
□ 我有失去自己,要別人為我負責嗎?
□ 我有因為一些依附感而去遷就他人嗎?
□ 我有為了討好某個人,而消耗能量嗎?
□ 我有過著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嗎?如果沒有,為此付出了什麼代價?
□ 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我有壓抑自己的熱情或犧牲自己的志向嗎?
□ 我有責怪自己不夠勇敢,或埋怨自己懦弱無能嗎?
□ 忠於自己的感覺如何?真實做自己感受又如何?
□ 我對自己的成長滿意嗎?
□ 我有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 我有被社會形象牽制嗎?
□ 我的行為舉止有多少比例是為了尋求別人的認同呢?
□ 在有生之年,我想成全自己什麼?
2—但願當初不要那麼辛苦工作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
□ 我有讓自己工作太「辛苦」嗎?
□ 我的工作步調平衡嗎?有被消耗的感覺嗎?
□ 我做這份工作是因為對生活感到焦慮嗎,或是心之所望?
□ 我有因為工作太忙而忽略家人和朋友嗎?
□ 我喜歡投入工作時的狀態嗎?我有給出最佳的狀態嗎?
□ 我願意為工作注入創意和新點子嗎?
□ 我有因為自我膨脹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嗎?
□ 我和夥伴或客戶有良好友善的關係嗎?
□ 我感覺到工作能力的成長嗎?
□ 職場的性質與環境有帶給我成就感嗎?
□ 這份工作帶給我希望嗎?
□ 我選擇了單調、無趣或平庸的工作嗎?還是我對工作沒有好奇?
□ 我最喜歡的工作環境和狀態是什麼樣子?
3—但願當初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
□ 我隱藏了什麼感受?如果有,對誰?
□ 當感知心中有一股推力,我有忠於自己,做出一致性的表達嗎?
□ 我承認自己所有的情緒嗎?我有接納自己的感受嗎?
□ 我有能力表達自己的界線嗎?
□ 我有學會「好好說話」嗎?
□ 我表達感受的時候,情緒容易失控嗎?
□ 我有能力聽取別人描述他的負面感受嗎?
□ 好好說話是為了討好別人,還是為了自己的期許?
□ 我有向自己關心的人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嗎?
□ 如果無法用語言表達,我都以什麼樣的行為取代呢?
□ 我表達感受時,別人能夠了解嗎?為什麼會誤解呢?
□ 我對自己的感受敏銳嗎?
□ 我表達的時候,會不會語帶混淆或批評?
□ 我身邊有能讓自己充分學習表達感受的人嗎?
□ 我能分辨情緒和行為之間的差異嗎?
□ 我重視自己的情緒管理與流動嗎?
□ 我能好好說明為什麼「不行、不要和不可以」嗎?
□ 我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態嗎?
4—但願當初與朋友保持聯絡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
□ 我想和哪些人聯繫情感?
□ 我的歸屬感在哪裡?
□ 我能分辨什麼樣的情誼帶給自己身心靈層面上的滿足嗎?
□ 哪些人關心我?我關心哪些人?我如何服務他們?
□ 什麼樣的關係和連結會帶給我心靈上的滋養?
□ 我想和什麼樣的人交往、交流、學習?
□ 我有主動嘗試接近喜歡的人或團體嗎?
□ 我害怕遭到拒絕嗎?
□ 我遭到拒絕後,有信心繼續向前,開發新的連結嗎?
□ 我是否了解自己想和別人連結的方式與頻率?
□ 我和遠距離的朋友能保持交心嗎?
□ 我身邊有可以信任的人嗎?
□ 我通常習慣以什麼樣的狀態和樣貌與人相處?
□ 我有錯過哪些珍貴的友誼嗎?
□ 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是什麼感覺?
□ 我有讓朋友知道我欣賞與珍惜對方的因素嗎?
5—但願自己更快樂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
□ 我為了讓自己快樂,每天都做了什麼?
□ 我有開心的感覺嗎?
□ 我喜歡自己嗎?我會過於嚴肅嗎?
□ 我有一起享受歡笑的朋友嗎?
□ 我允許自己開心嗎?
□ 我認為快樂是值得經營的嗎?
□ 我有犧牲玩樂的心情嗎?
□ 活在當下可以嗎?
□ 經營幸福的感覺可以嗎?
□ 看到別人受苦,就必須扼殺自己的快樂,真的嗎?
□ 同時擁有滿足與缺憾,是否才是快樂的根源?
□ 我為什麼覺得這世界冷淡?
□ 受苦,帶給什麼人好處?
□ 我可以快樂嗎?
□ 我是否太忠於自己的憤世嫉俗?
□ 什麼樣的信念讓我不想靠近快樂的生活?
□ 我有選擇幸福嗎?
□ 我上次開懷大笑是什麼時候?
□ 我喜歡簡單的幸福嗎?
前文提到的人們臨終最遺憾的五件事,對我來說,正是可以幫助我聚焦「愛自己」的線索。如同我常說的,身邊如果沒有一些有智慧的人來做榜樣,我們常常就是瞎子摸象,跟著一堆不快樂的人走進不快樂的死胡同裡,浪費青春。
前面提到的這些對生命的警醒,對一般人來說,遺憾都還沒有發生,都還有時間和機會去成全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同時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智慧。
相信就像大多數人說的,當生命走向盡頭時,其言也善。我衷心感謝母親臨終前留給我的最終提醒「好好照顧自己」,而我全然的接受。
在醫院陪母親的那段時間,我最常做的就是靜心,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她的旅程會往哪個方向前進,而我能做的就是坐在旁邊靜心,把感知到的世間所有美好與祝福,都加諸在她身上,我身上的每個細胞都在向她的生命致敬。
離世前母親留下了此生最後的結語:「I’m so happy!」聽起來好像是一句沒有遺憾的總結。
身為她此生最親近的人,聽到這麼一句,我的心好鬆,好平靜,好滿足。母親雖然沒有讀過太多書,也沒什麼太高的學問,然而每一位來探視她的人,臨走前她都會輕輕送上一句:「Be nice to each other!」 (請善待彼此!)母親的眼神充滿了真誠,善良且有愛。
(本文出自《》作者:賴佩霞)
標題:檢視人生遺憾順位清單 臨終關懷護理師列人們生死關頭最重要5件事排序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