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恐又有新颱!最快生成時間曝 吳德榮:路徑大迴轉

本週天氣不穩定,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域的低壓帶環境,提高了熱帶擾動生成的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分析,根據最新歐洲系集模式模擬顯示,位於琉球東方的熱帶擾動,成颱機率已調低至30%,預計迴轉至日本本土時才會逐漸提高至50%。美國NCEP數值模式預測,9月2日前後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可能生成熱帶性低氣壓,並朝日本九州方向移動。吳德榮在專欄中指出:「最新歐洲系集模式週三晚間8時模擬圖顯示,熱帶擾動在琉球東方,成颱的機率調低為30%,迴轉至日本本土才逐漸提高至50%;其系集平均路徑偏北進行,通過琉球東方附近,再向東北大迴轉,應持續觀察模式調整。」他進一步描述本週天氣,表示今日至週三南方水氣稍增,各地多雲時晴,高溫微降但仍偏熱,東半部及恆春半島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午後山區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偶爾擴及部分平地,需注意局部大雷雨。

吳德榮提到,週四至六各地晴朗酷熱,北部高溫可達38度,中午前後紫外線危險級,午後山區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週日南方水氣稍增,各地多雲時晴,北台灣仍偏熱,東半部及恆春半島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

本週天氣大調整 季風低壓槽北擡「熱帶擾動機率激增」

林老師氣象站表示:本週,進入不穩定天氣週!本週,環境高、低壓位置大調整,原本主宰我們天氣的太平洋高壓勢力開始東退,而在南海的季風低壓槽立即北擡補上。所以,近期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域為一個大低壓帶的環境,熱帶擾動在其中生成或發展的機率則會大大提高。根據美國NCEP數值模式預估,9月2日前後,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就有可能會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路徑預測由南向北前進,朝往日本九州方向機會最大。該模式還預測,9月4日前後,菲律賓東北方海面還有另一個熱帶擾動生成,並有機會再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甚至於颱風,因其位置會比較靠近臺灣,對台灣的影響程度需要持續追蹤、再觀察。

鄭明典在臉書表示:「秋季天氣預測!日曆上,9月就是秋季了,只是,台灣秋季天氣特徵不明顯,感覺上會是夏季持續延伸,直到第一道鋒面報到。」


標題:天氣/恐又有新颱!最快生成時間曝 吳德榮:路徑大迴轉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