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中,熱湯、熱茶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但這看似平常的習慣卻可能暗藏健康危機。腸胃科醫師鄭泓志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於2016年將超過65°C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即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另外,有研究顯示,每天飲用高溫熱茶或熱湯的民眾,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比飲用較低溫飲品者高出90%。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喝太燙的湯會怎麼樣
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臉書粉專分享個案,一位伯伯出現吞嚥異常及胸悶等症狀,持續在耳鼻喉科追蹤了一陣子都沒改善,因此換地方尋求協助,他便建議伯伯接受內視鏡檢查,結果發現伯伯的食道下段已經有了部分細胞異化。當他進一步詢問,才知道伯伯每天吃飯時都習慣喝碗熱騰騰的湯。
喝熱湯會提高食道癌風險
鄭泓志表示,很多長輩都有「湯要趁熱喝才對味」的習慣,但長期讓高溫直接刺激下食道黏膜,會讓細胞反覆受傷發炎,罹患食道癌的風險也會提高。
鄭泓志解釋,食道組織較胃部脆弱,缺乏厚實的黏膜保護層。特別是下食道段靠近胃部的區域,若經常受到高溫刺激,加上容易受胃酸逆流影響,不僅會造成吞嚥疼痛、胸痛或腹痛,更會使黏膜難以修復,進而提高罹患食道癌的機率。
看更多:咖啡豆會過期嗎?保存不當恐致癌?專家教1招延長保鮮期:別放在冷藏
安全喝湯3建議
為避免熱飲傷害食道,鄭泓志提供3項實用建議:
1、首口溫度測試:若第1口感覺燙口或舌頭刺痛,應等待降溫後再飲用。
2、舌尖溫度確認:以舌尖觸碰湯匙或杯緣測試溫度,如果覺得燙,代表還太熱,應再等待,或是用湯匙攪拌,幫助熱氣散發。
3、小口慢飲原則:避免大口吞嚥,改採小口啜飲方式,讓熱氣在口腔稍微分散,減少直接燙傷的風險。
▲喝太燙的湯或是飲品,可能導致食道發炎。(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鄭泓志醫師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hkshwt33b/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