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橋府中備受關注的府中遊龍天橋存廢議題,今日完成現地會勘,由新北市工務局養工處、交通局、板橋區公所等相關單位共同出席,並決議採分階段方式拆除。工程預估將歷時約四個月至半年,需配合交通動線調整,並以夜間施工方式降低對車流與通勤的影響。
存在15年歷史的府中遊龍,外觀設計褒貶不一,近年多次發生手扶梯易故障、電梯墜落等意外,使用率低進而被區公所封閉至今。今會勘中針對天橋附設電梯部分說明,因過去曾涉及行人乘坐摔落的意外案件,目前市府決議將電梯拆除列為後續階段處理,並視需要採集相關證據與調查。

新北市議員劉美芳表示,這座天橋早年設置為提升行人安全,但隨著城市交通政策轉型,以人為本的通行理念已成主流。過去是大量興建天橋的時代,如今則是回應民眾需求、拆除不合時宜設施的時代,讓市容清爽、街區友善,才是城市進步的指標。
她說自己早在數年前就已建議市府評估拆除遊龍天橋,因其使用率明顯偏低,但每年仍需投入大量維修經費,對市府財政與公共空間效益並不相符,這次能聽見在地里長與居民的聲音,並正式啟動拆除流程,象徵市府對地方需求的積極回應,也朝人本交通更邁進一步。
議員黃淑君說,拆除府中遊龍天橋是城市更新工程。指出板橋身為新北門戶,市容與步行品質應該優先提升,過去的高架設施已成視覺負擔,甚至影響弱勢族群通行便利性。呼籲市府拆除天橋後,也應同步檢討行穿線、號誌與無障礙設施,讓人本交通從形式走向真正的友善。
劉美芳說,未來工程單位將著手前期規劃、交通動線調整與安全評估作業,預計以最小干擾方式拆除,並持續與地方保持溝通。拆橋不是倒退而是更新,讓市容回歸整潔、行人安全更加便利,「我們要打造的不只是城市的風景,更是市民安心行走的環境」。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