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嵩松獲刑!公募監管風暴真來了

分享本文


消失在公衆視野好一陣的蔡嵩松,終於再次成爲關注焦點。

但這一次,是以一個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面貌。據天眼查查詢,董博雄、蔡嵩松、曲泉儒等人,已於3月27日在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开庭。

案由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另據報道,他們還涉及了操控市場相關罪名。在蔡嵩松匆匆卸任以來的這段時間,市面上也並非沒出現過一些小作文,但很多人也只是猜測到被調查的層面,完全沒想到這樣的开庭案由。

公衆對他的認知形象,再一次崩塌,重組成另一個樣子。這讓我們再次感嘆貴圈真亂的同時,也不免深思,這個關乎中國8億多基民的大行業,到底怎么了?

01


這個开庭公告,有幾個耐人尋味的地方。

其一據資料,除蔡嵩松外,曲泉儒此前也是諾安基金的基金經理,2022年10月離任所有產品。而董博雄與另一個券商機構國信證券的分析師重名。國信證券反饋稱確實有這一個名字的前員工,職務爲研究助理,已於2019年6月離職。

若屬實,三人曾分屬兩家公司,在不同時間離職,前後隔了3年多,所爲何事同時成爲了此次的被告?

其二,“受行賄”的案由中,誰受賄?向誰行賄?案件涉及的另一方當事人是誰?他們到底是如何運作的?據獲悉,該案涉及的當事人不止這三人,其他當事人的案件另有法院審理。

之前2022年9月,諾安基金前基金經理鄒翔,就因“老鼠倉”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行賄罪被判。案由類型有所類同,不知道曲泉儒在當時離職是否與此也有關系。若是,說明一直在查。

其三“該案件在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开庭,案件號中有‘刑初’兩字。表示該案件屬刑事案件,目前是一審階段。但一審案件就在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开庭,一般來說,能被中級人民法院來管轄的,多是涉案金額較大、案情較復雜或者是判刑刑期會比較長的案件。

顯然,這個事情涉及的內容,可能要比想象中的嚴重。

此外,圈內已有傳聞蔡是被“罰了三個億,判三年有期徒刑緩刑4年”,有記者致電蔡嵩松詢問其相關事情,但對方的回應只是“沒什么好說的,這個是網上的說法”,明顯是不置可否。

據報道,目前蔡嵩松已經處於取保候審狀態。

能走到這個地步,已經足夠說明很多問題了。無論真相和結果怎樣,這都在說明,這一次公募的監管風暴真的已撲面而來了。


02


蔡嵩松,可以說是近年來基金造星運動中最受爭議的基金經理之一。

股民貼在他身上的各種標籤,比任何其他經理都要多。

2020年,蔡嵩松憑借“梭哈”並壓中半導體大行情一战成名,成爲圈內“頂流”。

據報道,蔡嵩松在諾安管理諾安成長混合基金的時間4年多裏,他就像救世主一樣,將諾安成長混合基金從淨值0.7、年度負收益、單季收益也幾乎全負的基金“起死回生”,期間任職總回報71.70%,年化12.44%。(實際上,有業內測算,從份額加權淨值增長率來看,諾安成長名義回報71%,實際基民獲得9%左右。

期間在2019年更是通過95.44%近乎翻倍的收益率橫殺全場,被基民們尊稱爲“蔡總”。

他管理的基金規模也因此迅速膨脹,最高一度超過400億,單只基金規模高達327.76億。

但隨着半導體行情轉熊,他的產品也急速回撤,最高年度回撤超過40%,被基民轉罵爲“菜狗”。

最終,大家對他的態度從信仰开始改爲質疑:

質疑他的基金與“賭徒式投資”無異。曾有某知名基金經理在2020年中報中就公开質疑:“一只硬核成長類產品,基金經理從業才3年,做投資僅1年,規模從去年的十幾億迅速膨脹到當前的近兩百億,且大部分規模是今年二季度流入的,該產品基本上全倉半導體。我不禁陷入深思,雖不免有葡萄好酸之嫌,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更讓大家對他質疑和吐槽的,是他管理的產品巨額虧損,但依然領着巨額的管理費和薪酬。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作爲蔡嵩松的代表產品的諾安成長混合,在2022年全年虧損129.3億元,管理費爲3.76億元。

2021年初,“蔡嵩松年終獎超7000萬”事件一度上過熱搜榜。還有網友在微博上稱,蔡嵩松2020年的巔峰期年終獎超過6000多萬,估計一年總收入1億。

賭徒式押注賽道,一战成名後瘋狂發產品,然後產品巨虧,讓基民損失慘重,但自己依然收獲巨額的管理費。

這樣的結果,基民難以接受。

對於基金管理來說,整個產品梭哈單一賽道,尤其是規模在超過百億之後依然重倉,這樣的投資管理方式,到底是如何過風控關,又到底合不合規?值得深思。

基金管理說白了,就是拿基民的錢去投資。A股主要行業賽道也就那么十幾個,如果把錢分十幾分然後分別都去梭哈,必然有幾個產品會成爲爆款。然後這些爆款產品的基金經理成爲大明星,再通過這個大明星去募集更大量資金,繼續把遊戲玩下去。

在2021年A股行情最好的那段時間,大量賽道已經出現極端抱團導致估值泡沫畸形擴大的狀態。尤其是新能源、半導體這些。

但也是在當時,A股股票型基金發行數量出現了大井噴,當年新成立基金超過1800只,發行份額超過3萬億份,都創出了最高歷史紀錄。

作爲從業基金投資的機構,以及管理基金產品的管理者,哪個不是擁有極高的金融領域專業知識、投資研究能力和風控能力。

當時的極端抱團導致個別賽道過於擁擠和泡沫化,甚至連官媒都連續發文質疑的地步,他們難道不知道?

海量發行之下,必然有爆款產品出來,但其他虧損的產品,要爲基民負責嗎?

更關鍵的是,這種賭徒式基金產品,當所押注的賽道出現持續大跌而巨虧,他們該不該負責?

這些都是無數基民的質疑。

在近幾年,在基金圈,基金產品十年虧損幾十億、上百億,管理費收掉數十億的,不在少數。

其中有些還是在最近幾年开始出現的,包括各種賽道裏面所謂的“新星”:

更何況,如今著名如蔡蒿松,竟然是涉嫌違規犯罪。這樣的落差,讓基民如何接受得了?


03


去年,公募基金上演史上最大規模離職潮。全年有超126家基金公司旗下超300名基金經理離職,創5年來的最高紀錄。

他們當中有來自大型公募基金的“新頂流”、“新明星”、“新王牌”,也有一些“老牌”。

基金經理的薪酬支付方式中,有不少的獎金都是分幾年發完的,一般遞延三年。

2021年A股一度走向牛市高點後(不少行業賽道極致抱團),讓很多基金經理實現了史上最高光時刻,到了2023年A股行情走差,疊加大獎金基本分完,所以出現離職潮也算急流勇退的體現原因。

但這其中,有多少基金經理是在押注單一賽道賺到盆滿鉢滿之後,看到形勢不對开始通過“離職”來金蟬脫殼的?

他們之前在高光時刻大量發布的產品,如今也有不少隨着股市大跌變成了爛攤子,他們如何或者該不該,向曾經慕其名而來的基民交代?

更有甚者,在今年“轉融券”事件出來後,公募基金參與“轉融通”借出所持股票用於給其他機構或投資者做空對衝的事情也开始被曝光出來。截至去年期末公募基金轉融券額近200億元,但實際上在結算統計之前反復被借出又返還的資金有多少,無法統計。

這被基民質疑這是“給錢基金來做空自己”,爲了收取微薄融出費用而提供了大量券源給別人做空。其中融出的重災區,恰好也是在2021年最熱門的幾個賽道。

這樣的模式,到底算不算在履行認真管理基金,爲投資者做好回報的責任?

有人曾說,在國內基金這個行業,幾乎就從來沒有人在高位時建議客戶贖回,建議客戶“賣出”。他們只會在最熱的風口時去大肆叫賣最火爆的產品,盡可能賣出去更多。

這個現象,似乎無可反駁。

回到蔡蒿松的這個事件,或許他在上面這些現象中沒有什么關系,其實一定程度也有很多共同性。

大家還記得曾經的“葉飛爆料”事件嗎?他所爆料出來的行業黑幕,衝擊了無數人對基金行業的認知。

可以說,因爲他,也導致了整個基金行業迎來新一輪嚴查嚴整頓,這幾年來,被抓、被判刑的基金經理並不在少數。

尤其今年以來,證監會密集發聲,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爲監管、穿透式監管、把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落實到位。依法將所有證券期貨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消除監管空白。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就开出90多張行政處罰書。

所以蔡蒿松如今的這個結局,並沒讓人感到太多意外。

或許大家好奇的只是,下一個,會是誰?無論這案件結果怎樣,希望這件事,能推動基金行業對管理、考核和收費模式的重新思考。這個行業還是有太多的問題,是時候要認真改革好了。

8億基民,需要一個認真的交待。(全文完)


標題:蔡嵩松獲刑!公募監管風暴真來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