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雄港2024國際艘次及旅客人次雙雙衰退,台灣港務公司今年祭出獎勵方案,並積極訪商及參加國際大型郵輪論壇,爭取航商布局。截至目前,該公司接獲預報航次已62艘次,可望比去年增長。
台灣港務公司表示,高雄港2023年到港國際郵共有133艘次,旅客18萬餘人次,而去年則減為59艘次、旅客只有9萬多人次。主要原因是前年國境剛解封,郵輪觀光強力復甦,該公司並引進名勝世界壹號郵輪經營「高雄-香港」雙母港,促使前年郵輪艘次及旅客
主要原因是前年國境剛解封,郵輪觀光強力復甦,該公司並引進名勝世界壹號郵輪經營「高雄-香港」雙母港航線,促使前年郵輪艘次及旅客人次均創歷史新高。
然而,因國際郵輪航線規劃通常提早布局及銷售,多數已在歐洲、美洲運行,疫情後亞洲港口開放較晚、並且普遍缺船,導致去年亞洲郵輪市場反而較疫情前衰退。
對此,港務公司與觀光署合作,今年提出六大策略,包括合組國家招商隊,邀請郵輪業者來台踩線;加強國際行銷及區域港口合作;市港合作,提升服務品質;持續更新優化岸上行程景點行銷;優化場站設施及推動郵輪獎勵措施。
截至目前為止,高雄港今年到港郵輪已預報62艘次、旅客預估將超過9萬人次,後續仍有郵輪業者洽談增加航線、航班,可望持續增加,優於去年表現。
港務公司並預計4月份赴美國邁阿密參加全球郵輪展(Seatrade Global Cruise 2025),與觀光署共同舉辦推廣活動及說明會,藉此行銷台灣各港口、岸上遊程及郵輪獎勵措施等。
標題:大數字/六策略出擊 活化郵輪商機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