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反華? 28國閉門會談,聯手審判中國,美國突然給了歐盟一巴掌

“聯合抗中”也不行?日前面對特朗普鋼鐵關稅擴大一事,歐盟故技重施,試圖以合作“全面反華”為籌碼換取特朗普的仁慈,然而對此美國卻突然給了歐盟一巴掌,美國為何這麼做?是因為良心發現嗎?

日前,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齊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討論美歐之間的貿易問題。因為特朗普政府決定擴大面臨50%關稅的鋼鐵產品清單,歐盟對此感到擔憂,在這樣的時刻,歐盟故技重施,在這場事關28國之間經貿關係的閉門會談中,他們再次提出以“聯合抗中”,即歐盟配合美國聯合“審判”中國作為交換,希望特朗普能夠高抬貴手,放歐盟一馬。

然而面對歐盟的想法,美國卻突然給了歐盟一巴掌,他們強調,歐盟在涉華議題上與美國合作,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在鋼鐵關稅上輕易給歐盟放行。很明顯,歐盟提出合作“全面反華”這一招,壓根不足以換取特朗普的慈悲。

既然如此,大家覺得特朗普為什麼不為所動呢?難道是因為他良心發現,不想針對中國嗎?真相並沒有那麼簡單。事實上,如果真有辦法能夠幫助在貿易對抗中“壓制”中國,只要不會對美國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特朗普極有可能會採納,因為截至當下特朗普都沒有放棄針對中國的意圖,他之所以當下不想動手,純粹是因為招架不住中國的反製而已。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特朗普面對歐盟的提議不為所動呢?答案並不復雜,大體可以分為兩點:第一,特朗普並不認為有了歐盟的幫助,就能夠和中國對抗了。事實上,當下中國光是稀土這張牌,整個西方都找不到短期內的有效應對方案。而且特朗普本來就不喜歡歐洲,參考他就職以來的言論,他對歐洲的不滿和敵意其實更勝過對中國的敵意,我們甚至可以這麼猜測,如果說中國在特朗普的眼中是一個強大且值得尊敬的“對手”,那麼歐盟不過是美國身邊一群掛著盟友名號的、不入流的“敵人”而已,因此當下他沒興趣和歐盟在反華一事上開啟合作。

第二,特朗普要的東西,歐盟沒給他。特朗普要的是什麼呢?很簡單,他要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歐盟提議合作反華,但特朗普認為,美國都拿中國沒轍,歐盟更加沒戲,因此相比於反華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倒更希望歐盟能出賣一部分經濟利益給他,具體點說就是他希望歐盟能夠調整“數字規則”

“數字規則”也被稱為“數字立法”,是歐盟圍繞“數字主權”和“技術主權”核心,通過構建全面的法律框架來規範數字經濟發展,並藉助“布魯塞爾效應”將其規則推廣為全球標準的一套體系,其具有四大支柱:人工智能、數據與隱私、網絡安全、數字服務與媒體。這個法案說起來比較好聽,其實就是一份很尋常的單邊博弈法案,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幾乎如出一轍。

因為歐盟在數字領域的發展一直比不上中美,於是他們想用“數字規則”來限制外部技術的進入,同時強化內部有關技術的探索和流通。也是為此,這套規則體系具有典型的“外嚴內松”特點,歐盟對內要推動數據跨境自由流動,構建統一數字市場,加強成員國間協調合作,對外,歐盟卻又建立嚴格安全認證標準,提高非歐盟企業進入門檻,加強數據出境管控

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套規則對於一心想基於技術優勢吃下整塊歐盟這個蛋糕的美國而言是不能接受的。所以這次美國拿出鋼鐵關稅,就是要逼歐盟調整或者放棄“數字規則”,但是歐盟方面拒絕在這方面對美讓步。基於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接下來美國和歐盟之間,還會開啟連番博弈。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