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碗白米飯、幾口紅燒肉,換來的卻是胰島素的掙扎與腎臟的沉默抗爭。糖尿病不是“甜蜜的負擔”,而是一場靜悄悄的內傷。尤其是它的“死角搭檔”——糖尿病腎病,一旦來襲,往往悄無聲息,卻代價慘重。
![]()
在一次公開科普中,李蘭娟院士提醒人們: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更要重視營養補充,尤其是2種維生素的攝入,對預防糖尿病腎病至關重要。
這兩種維生素究竟是哪兩種?為什麼它們在糖尿病人群中如此重要?從現代醫學的視角來看,這背後的道理並不簡單。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數據顯示,約有20%至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糖尿病腎病。
![]()
這個病並不只是腎功能下降這麼簡單,它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最後走向透析或腎移植的道路。而它在早期幾乎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不少人發現時,已經是“腎功能只剩一半”。
預防糖尿病腎病,除了血糖控制,還有什麼“隱形戰線”?維生素D和維生素B族,正是這場戰鬥中的關鍵營養兵種。
維生素D,表面看是“鈣的搬運工”,實則是糖尿病腎病的“保護傘”。現代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僅參與骨代謝,還在免疫調節、抗炎、調節胰島素敏感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維生素D的缺乏,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加重,炎症水平升高,這兩者正是糖尿病腎病發展的推手。
腎臟是維生素D活化的重要場所。一旦腎功能下降,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就無法合成,形成惡性循環。像滾雪球一樣,腎功能越差,維生素D越少,體內炎症越多,腎臟損傷就越重。
從臨床觀察來看,很多醣尿病腎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維生素D缺乏。這並不是簡單的營養不良,而是一種“功能性缺乏”,即便飲食中有攝入,身體也無法正常利用。維生素D的“補充”不僅僅是吃點魚肝油那麼簡單,更是為了打破這個“代謝困局”
![]()
再來看第二位主角——維生素B族,尤其是B1(硫胺素)和B12(鈷胺素)。這類水溶性維生素,在糖尿病腎病的防控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糖尿病會造成微血管病變,影響神經和腎小球的正常功能。而維生素B族是神經的“修補工”、代謝的“潤滑劑”。B1參與糖代謝,幫助葡萄糖轉化為能量,減少有害代謝產物的堆積;B12則維護神經系統健康,防止糖尿病神經性病變的進一步惡化。
很多醣尿病患者長期使用降糖藥物,如雙胍類藥物,會導致體內維生素B12儲備下降,進而增加腎臟和神經的損害風險。而B1的缺乏也會加速高血糖對腎臟微血管的侵蝕。
![]()
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臨床案例是:一位農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不錯,卻依然出現了尿蛋白升高。經過營養評估,發現其嚴重缺乏維生素D和B12。補充後,炎症指標下降,尿蛋白也逐漸回歸正常。
這個案例不是孤例,它說明:血糖不是唯一戰場,營養是“隱形戰線”。
農村及基層人群中,因飲食結構單一、日照不足、藥物使用不規範等因素,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缺乏更為普遍。
![]()
比如很多人以碳水為主食,蔬菜、奶製品、瘦肉攝入不足,又不習慣曬太陽,維生素D的合成和攝入都受到限制;而B族維生素主要存在於全穀類、動物肝臟、堅果等食物中,這些在一些偏遠地區的餐桌上並不常見。
李蘭娟院士的提醒,背後是對國情的深刻理解和對臨床實情的精準把握。她強調,糖尿病的管理不只是“控糖”,更是“護腎”“養神”“防炎”的多維度工程。維生素D和B族雖然只是微量營養素,但在糖尿病腎病的預防中,卻發揮著放大效應。
很多時候,人們對維生素的認知還停留在“小兒補鈣”的層面,卻忽視了成年人、尤其是慢病患者對維生素的“功能性需要”。維生素並非萬能,但缺乏卻可能成為疾病惡化的催化劑。
![]()
從醫學角度來說,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屬於“支持性營養”,它們並不直接治療糖尿病腎病,但卻能改善病理環境,延緩並發症的發生與發展。這就好比修路不止要填坑補洞,更要修邊護欄,防止“滑坡”。
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盲目補充維生素。是否需要補、補多少、怎麼補,應根據個體營養評估和醫生建議來決定。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主動關注這兩類維生素的攝入,是一種負責任的自我管理。
在生活中,也可以通過一些方式“悄悄補充”:多曬太陽、吃些深海魚、雞蛋、牛奶、豆製品、全麥麵包、瘦肉和動物肝臟,不靠“猛藥”,靠日常的點滴積累。
![]()
糖尿病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與生活方式、營養習慣、心理狀態長期博弈的馬拉松。盯著血糖表的同時,也別忘了那些“不起眼”的維生素,它們才是身體“看不見的盔甲”。
身邊的許多人,往往在尿蛋白出現後才警覺起來,而在此之前,身體早已發出營養缺乏的信號:乏力、食慾差、夜間腿抽筋、記憶力減退……這些看似普通的小症狀,背後可能隱藏著維生素D或B族的不足。
糖尿病人不能只盯著血糖計,更要聽懂身體的“暗語”。而醫生也要從多個角度去評估患者狀態,營養、血糖、炎症、腎功能,缺一不可。
![]()
最後送給讀者一句話:你吃進的不只是食物,更是“養命的磚瓦”;你忽視的,不只是維生素,更可能是健康的最後一道防線。
參考文獻: [1]李建軍,王霞,孫麗.維生素D在糖尿病腎病中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糖尿病雜誌,2024,16(3):186-190. [2]張曉琳,趙志強.維生素B族與糖尿病神經性病變及腎病的相關性探討[J].現代實用醫學,2025,37(5):602-606. 健康聲明: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科普,不作為疾病診斷或治療依據。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管理應依據個體情況,由專業醫生評估後製定合理方案,切勿自行補充或擅自停藥。如有相關症狀,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