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全面落後於日本,正是從中國足球的職業化開始的!這真的是巧合嗎?
有網友認為中日足球恩怨情仇史,從歷史戰績看,日本一直佔優。中國足球隊與日本足球隊在世界盃預選賽18強賽的比賽中,兩個回合較量都輸了,其中第一場國足在客場輸了個0:7,真是慘不忍睹,潰不成軍。這在我們的球迷就像心裡一根刺。
但日本一直佔優的說法不對。以前中國隊根本不怵日本隊,日本隊與中國隊交戰多年,確實是勝少負多。比如1988年漢城奧運會,我們就是在客場2:0擊敗日本,進入決賽圈的,記得好像是馬林和柳海光進的球。
中國足球落後於日本,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開始的。就是說是從中國足球的職業化開始的。原為甲A聯賽,後為中超聯賽,球員的收入翻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由於配套設施和法規的不完善,假球與醜聞不斷,這個不用多說,僅僅從李鐵涉案有多少人被捲入,就可窺其一斑。
根據一些網友的說法,更有個別球員開始踢養生足球,在俱樂部里掙大錢,而在國家隊則不那麼賣力了。儘管是極少數,但影響很大。導致國家隊的戰績一路下滑。
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但中國足球的全面落後,時間上看,確實是從職業化開始的。
純屬個人觀點,各位朋友不喜勿噴,多謝多謝。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