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 鄭麗媛
列表| CSDN(ID:CSDNnews)
在昨天的小鵬科技日上,其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 首次亮相,並踩著貓步上台:

從走路姿態上來看,IRON 不愧是小鵬號稱“最擬人的人形機器人”——但也因為太逼真,自從發布會結束,國內外網友都開始討論一個問題:這小鵬機器人,是不是真人扮演的?
![]()
![]()
![]()
![]()
![]()
經過了一晚上的輿論發酵,今天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發視頻笑說,昨晚公司的機器人團隊“一晚上沒睡覺”,覺得需要自證一下,便“強迫”他拍了個一鏡到底的視頻,來證命IRON 裡面到底有沒有真人。
![]()
![]()
直接“扒皮”自證,重走貓步下台
在這個自證視頻的開頭,何小鵬坦言,他也看到了許多質疑的評論。
例如:“放大看就能看到耳朵的輪廓”、“臀部似乎有肌肉在動”、“衣服的褶皺裡面看著像是有肉”、“特斯拉的機器人走路都沒這個利索”、“肯定是人,走路不可能做到這麼絲滑”等等。
對此,何小鵬總結道:“差不多有一半人不信,他們不相信機器人的發展速度這麼快,不相信世界已經變化了,不相信小鵬能做到。”
為此,他以一鏡到底的方式,讓IRON 首先還原昨天發布會“走貓步”的全過程,再讓機器人團隊成員直接拉開IRON 背後的衣服拉鍊,展示其內部構造:
![]()
為防止還有人覺得里面有“人”,何小鵬讓鏡頭直接放大到IRON 的手部:這隻手已經非常小了,裡面還有諧波關節,這“不會是一個人”。
![]()
至於網友所說的IRON 有“耳朵”,何小鵬也進行了澄清:這個凹陷其實是麥克風陣列,用於解決聽覺問題,“雖然(看著)像人體設計,但一摸就知道了”。
![]()
視頻中還放大了IRON 的肩膀位置,可以看到有兩個為了方便運輸的固定器:
![]()
而在一一進行了介紹之後,何小鵬最後讓IRON 再次走著貓步下台——跟昨天發布會上的姿勢一樣。
至此,自證環節結束,何小鵬也在視頻結尾呼籲大家要對中國機器人充滿信心:
“中國的機器人,包括更多創業公司的機器人,我相信在2025、2026、2027 年,一定會讓大家看到,更高階的人形機器人出現。它們可以語言交互、可以自主行走、可以完成簡單的任務,這是我們這一代創業人的使命,也是我們的責任。”
![]()
所以,為什麼要做得這麼“像人”?
事實上,自打昨天發布會結束後,除了質疑IRON 裡面是不是藏人了,還有不少網友也在疑惑:為什麼機器人要做得這麼像人?需要“像人”的場景,直接用人不就好了?
關於這一點,其實何小鵬在昨天的發布會上早已進行了回答。
在過去的七年時間裡,小鵬的機器人研發團隊持續探索創新,推出了多代產品。到目前為止,IRON 已經發展到第七代,從“類人”發展到了“更像人”——而在最初的階段,其實何小鵬曾一度非常堅定地認為,四足設計是最穩妥的方案。
因為相比之下,雙足機器人雖看似更貼近人類,但在穩定性和可靠性上存在巨大挑戰。而四足機器人能夠承擔更多任務:它可以陪伴人類、提供娛樂,還能完成一些輕度交互功能。
“但隨著研發的深入,我們發現有幾個很有趣的問題四足設計解決不了。”
(1)問題一:沒有“手”,機器人無法真正與世界互動
沒有手的機器人,無法真正執行複雜任務。何小鵬指出,他們曾在四足設計的基礎上,嘗試過各種解決方案,例如:仿照大象的鼻子去實現“可伸縮的手”,但造型太奇怪;再比如給類似“馬”的形態加裝機械手臂,但每次執行任務都顯得極不自然。
畢竟,自然界中幾乎沒有一種四足動物同時具備“手”的功能,這本身說明這種形態並不符合自然邏輯。
(2)問題二:家庭空間中的物理困境
小鵬機器人團隊把四足機器人帶入家庭場景後,發現有限的空間對於四足機器人來說極不友好。例如,當機器人走到床頭櫃附近,它往往會陷入“死角”——原地掉頭會撞到床或牆。不同於貓、狗這類真正的四足動物,四足機器人的關節和外殼都較為剛硬,原地掉頭容易刮傷家具,而這樣的體驗顯然難以讓用戶接受。
因此,小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果目標是進入家庭場景,那麼四足形態可能並不是最佳選擇。
在不斷的探索中,小鵬機器人團隊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未來的機器人一定會呈現多種形態。而小鵬最終選擇了“人形機器人”路線,並且是“最擬人的人形機器人”——這也是全新一代IRON 的核心設計理念。
最重要的是,當機器人“擬人”之後,就可以從人類的動作中提取到真實、有用的學習數據,還可以直接適應那些以人為中心設計的環境,例如家庭、商場、工廠等,更有助於其商業化。
![]()
預計將於2026 年量產,你期待嗎?
據介紹,為了實現“最擬人的人形機器人”這一目標,小鵬給全新一代IRON 設計了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膚、頭部3D 曲面顯示、仿生靈動雙肩以及能實現22 個自由度的靈巧手。
正如何小鵬在發布會上所說:“當機器人擁有了擬人的骨骼、肌肉和皮膚,IRON 便擁有了在物理世界中的無限可能。”
除此之外,在動力系統上,IRON 首次採用全固態電池,並將在量產中正式使用。它還擁有3 顆圖靈AI 芯片,綜合算力高達2250 TOPS,並內置了小鵬自研的物理世界大模型體系,結合VLT、VLA、VLM 三大認知模型,以實現對環境的實時感知、理解與反饋。
何小鵬在發布會上透露,小鵬的目標是在2026 年底實現規模量產高階人形機器人,而這一代IRON 將是小鵬預研的最後一個版本,最終量產版將與其非常接近:
“量產版本可能會矮一點,我們期望最好不要到170cm;然後再輕一些、再漂亮一些,再溫柔和安全一些,可靠性再大幅度提高,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那麼,你對於小鵬發布的全新一代IRON 有何看法,又是否期待它的量產呢?
https://weibo.com/2455476364?refer_flag=1001030103_
https://mp.weixin.qq.com/s/7T9KDAaCyfHE70p3QP7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