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面對高房價、高物價與低薪困境,要獨立生活並不容易。根據國外調查顯示,美國有半數父母,仍經濟支持已達工作年齡的Z世代,每月金額達1813美元,而千禧世代平均每月金額是863美元,這項支出也達到3年新高。這一代年輕人承受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與挑戰,使得許多X世代家長不再寄望養兒防老,而是更傾向幫助孩子,在社會中站穩腳步。

X世代父母王榮春:「日本去了很多地方,大部分都是冬天去,因為剛好可以順便滑滑雪,這種比較大筆的開銷,大概是我們家長會負擔這樣子。」每年都會安排全家出國旅行,王榮春育有兩名子女,一個正在就學,另一位剛踏入社會,考量到孩子們,尚未完全經濟獨立,加上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無論是出國旅遊,或日常用品開銷都由他負擔。X世代父母王榮春:「你家裡要用的一些食衣住行,當然是我們來幫忙,現在物價比較高,第二個可能就是他們的那個,講白話就是他們的薪水,也沒有這麼的OK,我們X世代的家長,如果說夠努力的話,可能手邊有一些,一些這樣子的預算,可能就把它放在,孩子的身上這樣子。」對不少X世代的家長來說,現代年輕人面對高房價,高物價與低薪困境,要獨立生活並不容易,因此父母負擔責任的時間,也變得更長。X世代父母王榮春:「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會很長,一般我們以前那個年代,大學念四年,現在不是這樣子,你可能會有什麼延畢,要出國去交換,這個相對可能你就是,要負擔的時間會變得比較長,那這額外可能就會有,多了一些費用這樣子,也是因為這個情況,所以我們可能要負擔的時間,可能會拉得比較長一些這樣子。」根據國外調查顯示,超過五成的美國父母,仍經濟支持,已達工作年齡的Z世代,每月金額達1813美元,約新台幣6萬元,而千禧世代通常能獲得863美元,約新台幣2.8萬元,而這項支出也達到3年新高。記者劉彥萱:「或許有點難以想像,在美國有半數的父母,仍金援自己快40歲的子女,以及較年輕一點Z世代,隨著生活基本開支越來越貴,許多年輕人仍仰賴父母的經濟支援。」親子專家楊俐容:「好我們看當然是全球,其實整個經濟結構都在改變,你會看到就是說X世代,就是現在的父母,他們在成長的時候,其實遍地都是機會,所以他們的經濟的能力,確實是比較好,而當他們的子代,也就是現在的所謂的Z世代,他們成長的時候,你看到經濟已經全球化了,全球化之後,資本成為一個致勝的關鍵,所以家裡的資本,如果不是太夠的孩子,你就會發現說,他其實在經濟上面,他其實相對困境是比較大的。」在大環境的變遷下,也讓Z世代的消費觀,與X世代相比出現明顯差異,傾向於及時行樂,重視當下的生活體驗。親子專家楊俐容:「很多人都說,現在的Z世代比較講求什麼,及時行樂,那你知道,我記得很多年前非常有趣,就寶可夢很夯的時候,連那個研究生博士碩士,都跑去追寶可夢,你知道我們當年訪問很多孩子,就年輕孩子問他說,為什麼你這麼熱衷於這個寶可夢,你平常叫你多念一點書,你可能都覺得沒時間,他說老師你知道嗎,我現在人生唯一那種,我只要投入時間就會有成果的,就是追寶可夢其他都沒有,所以我想這樣的心態,我既然大的夢想做不起,那我就追求什麼小確幸,那小確幸就是什麼,及時行樂,所以我想那個消費觀,就很不一樣了。」只是當X世代父母,仍不斷掏錢幫助成年子女,是否會侵蝕到原本的退休金準備。人力銀行高年級事業群資深經理詹宛榕:「面對Z世代的子女,經濟上的負擔也非常沉重,其實父母他們也會去開始思考說,在沒有辦法依靠子女的部分的話,那我可以再怎麼樣增加我自己,除了退休金之外的收入這樣,那可能透過一些退休後,再重新兼職或打工,甚至自己透過一些平臺,接案的形式,去增加一些收入的來源,那一部分是自己對於,自己退休的生活比較有保障,那另外一方面也不希望造成,子女在經濟上的負擔。」X世代父母王榮春:「我們我們大概不會想說,我們以後還要靠孩子這樣子,我們可能支持他比較多對不對,讓他有比較好的這個條件跟能力,可是我們當我們年老了這個時候,我們大概應該沒有那個機會點,去盼望他們說,要給我們一些幫忙跟協助,他們光要解決自己的這個問題,那個挑戰就比我們這個世代,要多很多了,所以對我們這個世代來講的話,我們大部分的想法就是說,該努力的就自己好好的努力,不要去期望你的下一代。」X世代家長不再期待養兒防老,反而更傾向幫助孩子,在社會中站穩腳步,畢竟當代年輕人,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與挑戰,與其寄望他人不如靠自己,才是最實際的選擇。
標題:「X世代」父母責任延長! 美國半數家長仍金援千禧世代、Z世代成年子女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