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條款大改!美國和烏克蘭達成和平框架,普京4天內簽不簽?

當地時間23日,美國與烏克蘭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宣佈建立“和平框架”以終結持續近四年的俄烏衝突。聲明中明確包含“全力維護烏克蘭主權”的核心承諾。

此次共識達成時,距美國設定的感恩節(11月27日)最後期限僅餘四天。特朗普政府正持續向俄羅斯施壓,要求總統普京簽署該協議,俄方態度將直接決定這場假日節點前的和平努力能否落地。

從爭議草案到共識框架

這份“和平框架”的誕生並非一蹴而就,其前身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份充滿爭議的和平計劃草案。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披露,初始草案包含三項核心條款:要求烏克蘭割讓頓巴斯地區給俄羅斯,該地區作為俄烏衝突的核心戰場,戰略位置關鍵且資源豐富。

規定烏克蘭軍隊規模需削減至60萬人,較當前兵力縮減約40%;明確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僅承諾由美歐主導建立一套類似北約的集體防禦機制。

這些條款因明顯傾向俄羅斯訴求,一經曝光便引髮烏克蘭及歐洲盟友的強烈抗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時公開表示,割讓領土的條款“違背國家主權原則,絕無接受可能”;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相繼表態,認為禁止烏克蘭入約的條款“忽視烏克蘭的安全關切”。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政府同意與烏克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多輪磋商,對原草案進行大幅調整。

日內瓦會談歷時五天,美烏雙方就26項初始條款逐一磋商,最終形成的“和平框架”刪除了所有涉及領土割讓和軍力限制的內容,將“維護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明確列為首要原則。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會談後向媒體介紹,此次磋商的核心是“平衡安全關切與主權原則”,目前已解決絕大部分分歧。他同時透露,初始草案中部分爭議條款的提出,本意是“為吸引俄羅斯參與談判創造空間”,調整後的框架“更符合國際社會共識”。

烏克蘭積極認可

烏克蘭對調整後的“和平框架”表現出積極認可態度。澤連斯基在聯合聲明發布後召開的全國電視講話中表示,“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新框架充分考慮了烏克蘭的核心利益”,並特別提到“有跡象表明特朗普總統的團隊正在傾聽我們的聲音”,這番表述被解讀為對美方調整態度的回應。

聯合聲明中的一處細節引發外界關注,文件專門加入“烏克蘭對美國和特朗普總統為結束衝突及其造成的生命損失所作出的持續而堅定的承諾表示深切感謝”的表述。這一內容與特朗普此前的公開抱怨直接相關——本月初特朗普曾在競選集會上稱“美國為烏克蘭投入上千億美元,但從未聽到一句感謝”,此次聲明中的感謝內容被認為是烏克蘭為彌合談判摩擦所做的主動示好。

美國方面則為協議落地設定了明確時限。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已將11月27日感恩節定為“和平框架生效的目標日期”,若能在此前促成俄羅斯簽署,將“為美國民眾送上最好的節日禮物”。

美國政府內部官員向路透社透露,設定時限的原因有兩重考量:一是利用節日節點營造和平氛圍,提升公眾對政府的支持率;二是當前美國通脹率仍維持在4.5%的高位,若能促成俄烏停火,有望降低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緩解通脹壓力。

魯比奧在被問及美歐將如何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時,並未透露具體細節,僅表示“為了結束衝突,我們必須確信烏克蘭感到安全,不會受到侵襲或攻擊”。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援引匿名官員消息,美歐正在醞釀一項“安全保障協議”,計劃在俄烏停火後通過軍事援助、聯合軍演等方式提升烏克蘭國防能力,但該協議不涉及“自動防禦”條款,與北約的集體防禦機制存在本質區別。

俄羅斯的沉默

與美烏的積極表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方面截至11月24日尚未對“和平框架”作出任何明確回應。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相關問題時,僅表示“已註意到美烏髮布的聯合聲明,正在對相關內容進行研究”,未透露俄方的立場傾向。

俄羅斯國內媒體對該框架的報導呈現謹慎態度。 《俄羅斯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新框架刪除領土割讓條款後,“失去了吸引俄羅斯參與的核心籌碼”,認為美方此前提出的頓巴斯相關條款“本是解決衝突的關鍵突破口”;俄新社則聚焦於安全保障機制,認為美歐提出的類北約防禦機制“缺乏法律約束力,無法真正保障烏克蘭安全”,質疑其實際效果。

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態度高度關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已通過發言人表示,“歡迎美烏達成和平框架,呼籲俄羅斯積極回應,為政治解決衝突創造條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一貫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希望各方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通過對話協商找到兼顧各方合理安全關切的解決方案”。

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的核心訴求仍集中在“烏克蘭不加入北約”和“保障俄語族群權益”兩大方面。美烏新框架雖未明確禁止烏克蘭入約,但也未承諾支持其入約,這為俄羅斯留下了談判空間。

不過,四天的時限對俄羅斯而言較為緊張,俄方若要回應,需在短時間內完成內部評估和決策流程。俄羅斯政治分析師亞歷山大·佩斯科夫表示,“俄方不會在壓力下作出決定,和平談判需要充分的評估時間,節日時限不應成為影響談判質量的因素”。

潛在影響

若俄羅斯最終簽署該“和平框架”,將為持續近四年的俄烏衝突畫上句號,對地區乃至全球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從能源市場來看,俄烏停火有望緩解歐洲能源供應緊張局面,當前歐洲天然氣儲備量雖維持在85%的高位,但衝突導致的能源貿易限制若解除,天然氣價格可能進一步回落,對全球通脹治理形成利好。

对美国而言,促成俄乌和平将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要外交成果,尤其在2026年总统大选临近的背景下,这一成果可能显著提升其选民支持率。不过,美国国内也存在反对声音,部分共和党议员认为,为促成停火可能需要向俄罗斯作出更多让步,担心“损害美国在欧洲的同盟体系”。

對烏克蘭而言,和平框架的落地將使其獲得重建契機。據世界銀行估算,俄烏衝突已造成烏克蘭約1.2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若實現停火,烏克蘭需至少5000億美元的重建資金,美歐已承諾將通過國際援助和投資等方式提供支持。澤連斯基政府也表示,若停火達成,將把工作重心轉向“戰後重建和經濟復甦”。

目前,距離美國設定的感恩節時限僅剩四天,俄羅斯的態度仍不明朗。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俄方的後續回應,這場假日節點前的和平努力能否落地,仍有待普京的最終表態。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