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捅馬蜂窩,南非拒絕交權,中國通知20方勢力,聯合宣言反轉

這場原本被視為會因為美國大選後政局動盪而“停擺”的G20峰會,

居然上演了一出讓外交界大跌眼鏡的戲碼。

而身處其中的美國被眾人默契地擠出了房間,而剩下的所有人,以驚人的速度達成了某種共識……

南非硬剛

在這場大戲中,最諷刺的一幕並非發生在圓桌會議上,而是在還沒開始之前的禮儀拉鋸戰裡。

按規矩說,美國作為下一屆G20輪值國,

本該在這次峰會閉幕式上順順利利接過指揮棒,風風光光開啟任期!

可南非這次直接乾了件讓外界直呼“膽子太大”的事,當場拒絕給美國遞棒!

這波操作屬實讓人意外,直接打破了G20多年的慣例!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大洋彼岸說起。

已經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的特朗普,這次找了一個極具煽動性的理由拒絕前往南非。

特朗普直接拋出個離譜說法,聲稱南非在對當地白人農場主搞“種族滅絕”!

可這指控純屬無稽之談,連半點實錘證據都沒有。

這完全不符合聯合國對“種族滅絕”的定義。

說白了,這就是故意製造種族對立的煙霧彈,壓根站不住腳!

隨後,白宮擺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宣布只派駐南非大使館的一位“臨時代辦”去現場露個臉。

這番做法實在是不好看。

要知道,G20這種級別的場子,都是元首或國家首腦過招,最次也得是全權特使。

派個“臨時代辦”去接輪值主席國的大印,這意思是:我不來,但這個老大的位置還得給我留著,

你們還得畢恭畢敬地把權力交到我的跟班手裡。

南非這次也是一點面子沒給。

他們的回應簡直可以寫入小國外交的教科書:“你想搞遠程遙控?沒門。”

南非外交部門非常乾脆地通知美方:既然正主不來,也不派個夠格的代表,那這個莊嚴的交接儀式就取消吧。

不僅不直播,連私底下的交接流程都免了。

顯然美國人沒想到南非會這麼“硬”。

白宮那邊急了,試圖通過外交渠道施壓,要求南非必須配合,並且放話說“沒有美國的同意,任何宣言都不能發”。

但這封帶著威脅口吻的信函,最終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拉馬福薩的態度很明確:這裡的舞台屬於那些真正願意坐下來談事的人。

那種“即便我不上場,我也要在那把椅子上放塊磚頭佔座”的霸權邏輯,在這裡行不通了。

20方密謀

而在這件事的幕後也發生了暗流湧動的一幕!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G20之所以難搞,是因為這二十個國家利益錯綜複雜,

每次為了寫聯合宣言,各國的談判代表能熬紅了眼,

往往要吵到閉幕前的最後一刻才能勉強湊出一份充滿了妥協詞彙的文件。

但這次呢?

峰會才剛開幕,很多人板凳還沒坐熱,一份包含122項具體議題的《聯合宣言》就像變魔術一樣被甩了出來,並且迅速獲得通過。

這也只能說明一件事:真正的談判,早就已經在聚光燈之外結束了。

在這份以創紀錄速度通過的宣言背後,有一個身影雖然刻意保持著低調,影響力卻深深滲透其中。

原來在峰會開幕前的一周,北京的外交線路可以說是熱得發燙。

中國的外交團隊極為精密地在二十多個相關國家之間穿針引線,各方早已在私下對好了口徑。

最絕的是,這一整套流程裡,完全繞開了華盛頓

據路透社引述的內部消息,有四位參與起草的人士透露,美國人直到最後看到定稿時才傻了眼——這玩意兒壓根沒徵求過他們的意見。

這份宣言裡的很多條款,簡直就是為了打美國的臉而存在的。

比如,文件裡明確寫入了發達國家必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技術和真金白銀的融資支持。

這一直是特朗普最為痛恨的內容,畢竟這就是在給美國企業增加負擔。

以往,只要美國在場,這種條款必然會被刪減得面目全非。

但這次,因為是“先通過、再開會”,當美國大使館的那位臨時代辦拿到文件時,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

所謂的“沒有美國同意不得發布”,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成了一句空話。

歐洲的沉默

更可笑的一幕出現了!

當特朗普指責南非“種族滅絕”,並在社交媒體上大發雷霆要求各國配合抵制時,

原本指望大洋彼岸的這群“老朋友”能站出來幫腔。

畢竟在以前,哪怕是為了面子,G7集團內部總要保持一種表面上的團結。

然而,現實是冰冷的。

從巴黎到柏林,從東京到渥太華,沒有一個國家在這個問題上公開支持特朗普的論調。

法國馬克龍在現場不僅與東方大國的代表談笑風生,更是直截了當對媒體表示:“G20不能因為某個國家的缺席就停擺。”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

馬克龍甚至主動提出要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每一句話都像是衝著美國去的。

而在關於俄烏衝突的表述上,這種分裂感更加明顯。

特朗普拋出的一份試圖限制烏克蘭軍力來換取停火的“28條協議”,在歐洲引發了恐慌。

於是我們在G20現場看到了非常魔幻的一幕,原本最聽美國話的歐洲盟友,

為了防止美國未來“出賣”烏克蘭,反而更緊密地在G20框架下向中方的主張靠攏,

希望藉用多邊機制來製衡那個即將在1月重返白宮的“不可預測之人”。

盟友的集體沉默和事實上的倒戈,讓美國在這場峰會上徹底淪為了一座孤島。

日本和加拿大這些平日里的“小弟”,也都默默地在宣言上簽了字。

在國家利益面前,沒有人願意陪著華盛頓去玩這種“我如果不來,你們就不許吃飯”的任性遊戲。

被孤立的滋味自然不好受,尤其是對於習慣了當老大的美國來說。

當G20這邊的場子被砸了之後,華盛頓那一邊的反應充滿了“圍魏救趙”的焦躁感。

就在峰會開得如火如荼、聯合宣言刷屏全球媒體的時候,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突然沒頭沒腦地發布了一條“飛往委內瑞拉的危險警告”,導致大量航班取消。

緊接著,輿論場上開始炒作美軍可能對委內瑞拉採取軍事行動的傳聞。

這就好比一個孩子在學校沒當上班長,回家就踢了自家的貓。

這種製造政治緊張局勢來轉移視線的套路,實在是太過於老舊了。

與其說是展示武力,不如說是為了掩蓋在約翰內斯堡遭受的冷遇。

與此同時,中東那邊的戰火都快燒到新高度了——以色列在加沙、黎巴嫩同時開火,衝突越鬧越兇。

可平時愛指手畫腳的美英法德,這回卻集體裝啞巴,沉默得那叫一個詭異!

一邊是G20峰會上的喧囂博弈,一邊是中東戰場的血流成河,這種割裂感簡直刺眼。

大家也算看明白了:美國現在好像只剩搞破壞的本事!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的後院也在起火。

他那個原本要用來清洗華盛頓沼澤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陣營,內部出現了嚴重的裂痕。

核心盟友瑪喬麗的公開決裂,宣布2026年辭職。

一個連自己黨內親信都搞不定、都要眾叛親離的領導人,又憑什麼指望遠在萬里之外的南非或巴西會對他言聽計從?

結語

這場G20峰會,注定會被載入史冊。

“我不一定要站在舞台最中央大喊大叫,但我可以讓所有願意合作的人坐在一起,把事兒辦了。”

這世界從不等待停在路邊發脾氣的人,車輪滾滾向前,

而在那輛開往未來的列車上,座位雖然有限,但顯然已經不再是某一個國家的專屬預留席。

這場權力的洗牌,比任何人的預想都要來得更快、更徹底。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