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劇”狂飆下的三大暗礁:題材扎堆、AI畫風同質化和版權困局

從今年5月開始,漫劇悄然崛起。漫劇,又稱動畫微短劇,是指對網文、平面漫畫或者原創劇本等圖文故事的視頻化再創作。按照業界通常的劃分,漫劇主要可以分為三類:用類似於熊貓頭的表情包形象進行視頻化展示的表情包類微短劇,又叫沙雕漫;用AI工具生成的專業類作品AIGC微短劇;以平面漫畫動態化呈現的動態漫。

“漫劇”狂飆下的三大暗礁:題材扎堆、AI畫風同質化和版權困局 -

在抖音平台搜索“漫劇”,信息流中有許多熱門漫劇推薦。

實際上,這並不是“漫劇”一詞最早出現的時間節點。早在2021年,快看就在大力推廣“漫劇”,只不過在當時的語境里,漫劇的定義是“讓人身臨其境的會動的漫畫”。乘着短視頻興起的東風,快看投入10億元參與漫劇製作,《妃為九卿》《星辰於我》……從推廣頁寫着“2021年即將上線”的作品裡可以看出,青春、戀愛、古風等是當時漫劇的關鍵詞,受眾也多與漫畫受眾重合。

“漫劇”狂飆下的三大暗礁:題材扎堆、AI畫風同質化和版權困局 -

快看的漫劇推廣頁截圖,當時的漫劇仍然基於漫畫,並且在音效、動作、配音上有不少投入,製作流程更傳統。

而在今天的漫劇排行榜上,重生、穿越、覺醒、末世……更多與網文IP相關聯的類型作品榜上有名。如今的快看首頁已經看不到漫劇的“視頻”入口。行業波詭雲譎,雖然仍名為“漫劇”,但從內容到形式,從受眾到傳播都換了新天。

如今在漫劇海洋中劈波斬浪的仍有漫畫平台與網文企業,也有新興的AI技術公司與短劇平台,“今年大概也就半年的時間,漫劇無論從產能還是從產業規模,都呈現了數倍增長。”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稱。10月22日,愛奇藝官宣進軍漫劇,最高提供每部5萬+劇本費及播後定級獎勵;10月27日,知乎旗下鹽言故事發布漫劇創作者激勵計劃,開放180+品類內容、10萬+內容版權資源;10月30日,紅果免費漫劇App在安卓端正式上線;同日,抖音短劇版權中心發布“成品漫劇合作指引”,並開放6萬餘部番茄小說原創IP;11月3日,七貓正式宣布成立“七貓漫劇團隊”,開放兩大IP庫的漫劇改編權……2025年被許多業內人士稱為漫劇元年。有機構預測,2026年漫劇市場規模可能突破200億。

“漫劇”狂飆下的三大暗礁:題材扎堆、AI畫風同質化和版權困局 -

今年11月上線的紅果免費漫劇App的漫劇推薦榜。

僅靠半年時間營收破億,在漫劇行業頭部企業醬油文化創始人醬油看來,漫劇市場是一個百億以上的風口,未來漫劇有可能做出像《浪浪山小妖怪》那樣的動畫IP,比短劇的商業價值更高。不過,正處於野蠻生長的漫劇,也面臨成長中的煩惱,就像短劇行業一樣,遲早也要經歷從“卷量”走向“卷精品”的陣痛。

一部漫劇成本12-15萬元,單一公司一個月目標製作100部

今年9月29日,醬油宣布,從即日起,公司切斷短劇業務,全心全意投入漫劇行業。

2016年起,醬油就是飛盧小說的網文大神,深耕網文十餘年。2024年,醬油文化入局真人短劇,製作了眾多作品,“但在短劇這個賽道里始終沒有做到頭部”,醬油總感覺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做短劇一個月公司也就營收三五百萬,但換到漫劇賽道里,目前成績斐然”。

“漫劇”狂飆下的三大暗礁:題材扎堆、AI畫風同質化和版權困局 -

醬油文化旗下漫劇賬號截圖,目前已經上傳4084個作品。

無論是從製作周期還是成本上算,漫劇都比短劇節省不少。製作上,相比短劇,漫劇省了一個拍攝的過程,劇本來了之後,先生圖,再生成視頻,之後再後期剪輯、配音,最後上線。製作成本上,醬油拿他們公司的漫劇舉例,一部漫劇成本普遍在12萬-15萬之間,平均1000-1200元每分鐘。但短劇拍得再粗糙,沒有三五十萬也拿不下來,基本上漫劇成本是短劇的1/3甚至1/4。

醬油提到,漫劇的盈利模式和短劇幾乎一樣,用戶付費、廣告分賬、平台分成、出海等。通過先前累計的網文、短劇經驗,醬油文化在漫劇這個賽道當中,短短時間就做到了行業頭部。今年半年營收破億,全網播放破20億。

“漫劇”狂飆下的三大暗礁:題材扎堆、AI畫風同質化和版權困局 -

抖音某漫劇的付費解鎖頁截圖,該劇一共60集,解鎖全集需要9.1元,比單集付費更划算。

與醬油文化一樣,砍掉短劇業務,集中全部精力投入漫劇賽道的還有杭州芭芙點滿泛娛公司。從今年7月開始,公司將短劇業務全部砍掉,逼着團隊轉型AI漫劇。公司CEO內谷說,因為目前漫劇市場的產能需求非常大,為了更方便地去做一個落地化的產能補充,公司直接從北京搬到了杭州,“先把量給跑起來,市場的需求在這兒”。

幾乎所有入局漫劇賽道的公司都在招兵買馬,廣發英雄帖。

醬油文化目前正在通過高報酬徵集劇本,S級作品的劇本最高10萬元。醬油覺得,千金買馬,好的劇本10萬元不貴,因為回報可能會更高。

“漫劇”狂飆下的三大暗礁:題材扎堆、AI畫風同質化和版權困局 -

在小紅書搜索關鍵詞,有大量漫劇機構或團隊在招人。

11月,醬油文化打算做100部漫劇,“乍一聽一個月做100部漫劇感覺很誇張,但平均一天上線3部,對於市場來說,不算多”。醬油說,目前公司規模大概在600-700人,很快應該就能達到1000人,完全能夠實現一個月100部漫劇的目標。

製作成本低,門檻相對低一些,最近幾個月許多公司紛紛入局漫劇。醬油覺得可能更多是因為這個市場打開了,只要有市場的地方,不管成本高還是低,人們都樂於去試一試,做得好不好先不管,但要先佔一個坑。

漫劇受眾Z世代男性佔比超90%,與短劇女性受眾互補

AI工具的介入,讓行業降本增效,大幅降低了奇幻題材的視覺化成本和製作門檻,使海量男頻IP得以快速、經濟地轉化為漫劇,漫劇在今年的爆發或許是技術加持下的必然。

根據《2025年上半年微短劇階段性發展報告》,女性用戶依然是微短劇消費的主力軍,整體佔比為55.8%,其中18-34歲的年輕女性表現出最高的活躍度與付費轉化率。而根據新腕兒聯合WETRUE推出Q3微短劇深度數據分析報告,漫劇受眾以Z世代男性居多,佔比高達90%以上。可以看出漫劇的目標人群跟真人短劇形成了互補。

當前的真人短劇市場由女頻內容主導,漫劇恰好填補了男性向短劇內容的市場空白。從內容題材來看,漫劇主打男頻擅長的玄幻、逆襲等天馬行空的幻想題材,與男性用戶的閱讀偏好高度契合,滿足了年輕男性用戶對二次元畫風、遊戲式敘事體驗和碎片化時間解壓娛樂的需求,也在AI工具生成內容的舒適區。內谷提到,如今漫劇市場的女頻內容也在慢慢興起,但比例還是偏低。在醬油看來,漫劇應該有不少潛在的女性受眾,只不過因為目前情況是還沒有太多人去做女性向漫劇出來,就給人一種女性不看漫劇的錯覺。

需要注意的是,男性主導的局面可能不是永恆的。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女頻漫劇已經顯現出崛起的跡象。像《文工團那個小可憐超厲害》《庶女嫡謀》等多部女頻漫劇已成功躋身熱門榜單,累計播放量突破千萬。女性用戶強大的付費意願早已在小說、廣播劇、真人短劇等領域得到反覆驗證。一旦有內容能精準觸發她們的情感點,市場潛力巨大。這類似於短劇市場“男頻先行,女頻崛起”的發展路徑。隨着市場成熟和AI技術讓試錯成本降低,更多製作方會願意開拓女頻市場。

漫劇“全都是AI做的”,預測市場有望突破200億

相比電影、電視劇、傳統動畫,AI對漫劇的賦能會更顯著、更有效。醬油說,他們公司製作的所有漫劇,全部都是AI做的,沒有任何傳統動畫行業的人為參與。

而對傳統動漫行業,醬油挺悲觀的。醬油打了一個比方,傳統動漫行業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做一部動畫,而對他們來說可能只需要3天。傳統動畫還需要招大量的原畫師、分鏡師,做漫劇都不需要。無論是時間還是製作成本都大大降低。“隨着AI技術的提高,我們在質量上越來越靠近他們,但是在效率上是他們的無數倍。再過兩年,AI會發展成什麼樣,有沒有可能做到一鍵出片,一個人一個月在家裡就能做一部動畫出來,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短劇行業去年的市場規模達到了500多億元,超過了電影市場。據市場預判,2026年漫劇市場規模可能突破200億元。

採訪時,醬油給了新京報一組數字。今年5月之前漫劇的大盤一天也就100萬元,而如今漫劇的大盤,光抖音這一塊,單日大盤已經破了2000多萬元,從100萬到2000萬元,也就半年時間。

醬油認為,漫劇市場是一個百億以上的風口,具體怎麼樣就看大家怎麼開拓,如何把這個市場變得更大。醬油覺得,按理論來說,漫劇的上限應該會比短劇高,因為短劇是養成不了IP的,短劇永遠只是所謂的一個投流,投流完了就沒了,它沒有品牌價值,只是為了情緒,為了爽點的產品,形成不了IP。但漫劇有可能做出像《浪浪山小妖怪》那樣的動畫,大爆形成品牌價值。“漫劇的未來一定會比短劇的商業價值高,想象空間更大,但實際收益目前還是不如短劇”。

漫劇行業劇本嚴重短缺,AI畫風相似,侵權風險高

目前漫劇市場雖然發展迅猛,但確實面臨著一些成長中的煩惱,主要集中在內容創作、技術應用、產業生態、版權保護等幾個方面。

內容上,在內谷看來,好的劇本或能夠適應當下互聯網審美的內容是行業永恆的需求,但目前漫劇行業劇本嚴重短缺,各大公司都在尋求好劇本。漫劇發展初期,題材跟風嚴重、內容同質化現象突出、質量參差不齊,題材扎堆於“玄幻”“逆襲”等男頻爽文套路,大量低成本作品劇情蒼白、製作粗糙,淪為“無效供給”。許多劇本“可視化”不足,不符合漫劇的拍攝邏輯。

技術上,醬油坦言,目前AI的表現還有局限性。比如生成的角色,人物同質化太嚴重。傳統動畫原畫師可以畫出各種樣子的人物,但是AI漫劇出來的人物畫風相似,並且沒有傳統動畫的流暢感,容易出現人物表情僵硬、動作失調等問題,影響觀感。“這不是人為問題,只能靜待技術提升”。

版權上,目前AI漫劇正處於野蠻生長階段,再加上漫劇的製作完全依靠AI技術完成,如果未經授權使用他人作品進行訓練或生成相似內容 ,可能侵犯著作權等。2025年1月,上海金山區法院審理的首例AI大模型著作權侵權案中,被告使用《斗破蒼穹》系列動漫中的“美杜莎”角色圖片訓練LoRA模型(一種大語言模型微調技術),生成並發布相似內容,被認定侵犯了原作品的複製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反過來,AI漫劇的版權保護也需要重視,如果出現原創作品尚未過審就被他人盜用設置付費的情況,就會嚴重打擊原創積極性。

今年9月23日,在“鄭州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作為微短劇管理部門,釋放了當前對動畫微短劇的監管思路,並表示將於明年實現此類內容的全面審核管理,這將有助於從源頭遏制盜版和違規行為。同時,平台也開始建立針對漫劇的內容審核標準,對標短劇的管理規範,加強版權保護。

在醬油看來,現在的漫劇就如同剛剛興起時的短劇,但比短劇發展還要快。漫劇行業遲早也要從“卷量”走向“卷精品”,這意味着未來的機會將更傾向於那些能夠沉下心來打磨好故事、善用技術而非依賴技術,並能在細分領域找到自身特色的創作者。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李立軍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