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澳門11月12日電(記者韋驊、胡佳麗、齊菲)“能拿下一局,我就當贏了比賽!”12日,在第十五屆全運會女排小組賽香港隊1:3負於浙江隊之後,香港隊主教練郭建全對記者表示。
此前的三場比賽,香港隊全部0:3敗北。當天的第二局較量中,隨着副攻嚴泳妮扣球得分,香港隊以25:23取得了在本次全運會中的首局勝利。
“我們沒想過贏一場或者贏一局,我對隊員的要求就是每局爭取拿到15分,你看隊員們在今天拿下一局後就表現得非常開心。這次在全運會上的對手,比很多我們在亞運會上遇到的都要強,非常感謝這次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的全運會給了我們學習的機會。”郭建全說。
郭建全出生於天津,1984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1996年就來到香港生活,兩年後拿起了香港女排的教鞭。在隱退一段時間後,他於2017年再度出山。年逾花甲的他看上去精神抖擻,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聊天過程中,郭建全毫不避諱他的球隊是“業餘隊”。他說,隊里有一半球員是在校大學生,另一半是“上班族”,所以統一全隊的訓練時間成了難題。
“平日里每周練兩到三次,備戰全運會期間加到了四次。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們在晚上8點到11點訓練,就是你們睡覺了我們在訓練,訓練完了我幾乎是凌晨2點才休息,這麼多年已經成習慣了。我們的訓練地點也不固定,可能在上水、荃灣或者紅磡。”
正因訓練不系統,郭建全特別珍惜率隊到內地交流的機會,也非常看重排球本身的教育意義。2023年香港女排去北京、天津交流時,她們就在比賽之餘到中國排球學院參觀了“中國女排精神展”,感受中國女排幾十年的奮鬥歷程和輝煌成就。
“在我看來排球是一個平台,這更是一種文化的交流。讓球員們多去內地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祖國這些年來的變化。我有時候也會把中國女排隊員的採訪發給她們,鼓勵她們多聽一聽。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孩子們教育好,不光是打球,也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香港女排隊員餘映姿說:“女排精神,是每一球,球不落地、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們要向她們好好學習。”
郭建全不僅率隊南征北戰,還親力親為推動氣排球在香港的普及,如今排球成為了香港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很多中學都有校排球隊。
“中國女排多次隨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訪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喜歡排球的香港市民。世界女排聯賽在港的連續舉辦,同樣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
回歸之後,香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發展欣欣向榮。郭建全也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內地教練來到香港執教,不少隊伍在他們的指導下已經具備在亞運會甚至奧運會中拿牌的實力。
“內地教練來港工作,這是一件好事。起初香港體育的職業化程度不高,我們從內地來的教練確實能在這方面起到正向引導作用。我和游泳隊的陳劍虹、乒乓球隊的李靜、高禮澤經常聚在一起交流,希望帶來正能量的東西。”
在港近30年,儘管他的粵語水平被隊員們戲稱“只有80分”,郭建全已經基本融入了這裡的生活,基本的溝通也不是問題,但有些藏在骨子裡的東西還是改不了。
“有時候還是會想念煎餅餜子,我們的香港天津聯誼會有鍋、有灶,會自己做。”郭建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