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前言

近些年在全球格局越發動蕩不安,尤其是俄烏戰爭的影響下,美國這個總在發戰爭財的國家,也是繼續在全球武器出口市場上遙遙領先,且高達43%。

而俄羅斯這個曾經的武器出口大國,卻因為三年持續不斷戰爭的消耗,近五年來的武器出口不斷銳減,甚至已經被法國所反超,只剩下7.8%。

相比之下,我國在全球武器市場的出口情況又如何呢?這之間有着怎樣的差距?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編輯:CY

美國給盟友穿上“黃金枷鎖”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這個世界的真實樣子,美國一家獨佔全球軍火貿易的43.7%,這個數字背後,是一套精心設計的“雙輪驅動”生意經。

第一個輪子,叫“我給你製造恐懼”,最典型的,就是俄烏衝突這出大戲,美國帶頭拱火,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歐洲國家一個個嚇得瑟瑟發抖,怎麼辦?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趕緊買武器“防身”啊,買誰的?當然是大哥美國的,答案似乎不言而喻,數據最能說明問題,過去五年,歐洲國家的武器進口量,直接翻了一番還多。

其中,六成以上的武器,都打上了“美國製造”的標籤,德國的F-35戰鬥機就是例子,第二個輪子,叫“我幫你製造敵人”,在亞太地區,美國天天嚷嚷“中國威脅論”。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結果呢?日本、菲律賓這些國家,武器進口量跟着“逆勢上升”,成了全球十大武器進口國里的“新貴”。他們買的,當然也大多是美國貨,美國軍火商的賬單,就這樣越滾越大。

這種靠製造不安來賺錢的模式,就像一劑高利貸,解了眼前的渴,卻留下了還不清的債,美國軍火商的會計在計算利潤時,一定笑出了聲,畢竟,世界的眼淚,是他們的最佳業績增長點。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這種靠製造恐懼來維持的生意,真的長久嗎?恐怕連他們自己心裡都沒底。

俄羅斯賣血

美國的“捆綁套餐”看似誘人,但並非沒有選擇,只是另一個選擇——俄羅斯,正走向一條更悲慘的路。

曾經在全球軍火市場上,能和美國分庭抗禮,武器出口額常年霸佔前二的俄羅斯,如今份額只剩7.8%,相比於上一個五年,俄羅斯的武器出口額,足足下降了將近三分之二,慘烈得讓人心驚。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這場曠日持久的俄烏衝突,就是一個巨大的“軍工絞肉機”,俄羅斯的工業產能都被戰場吃掉了,工廠要優先給前線供應炮彈、導彈、坦克,哪還有多餘的貨賣給別的客戶?訂單只能一拖再拖。

再加上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高科技零件進不來,美元也收不着,這種生意還怎麼做?俄羅斯的命運,幾乎就是一場自我消耗的悲劇。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最麻煩的是,俄羅斯裝備在戰場上的表現有點讓人失望,廣告吹得響,實戰卻頻頻掉鏈子,什麼卡-52直升機、“道爾”防空導彈,口碑一落千丈,傳統買家紛紛轉身離開。

印度以前可是俄羅斯軍火的大主顧,占其銷售額近四成,但現在也開始“去俄化”,當一個國家把所有寶都壓在戰場上,它失去的不僅是訂單,更是未來。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中國修路:當世界厭倦了“高利貸”

當世界只剩下“高利貸”和“賣血”兩條路時,中國修的第三條路,就顯得格外珍貴,近五年來,中國在全球武器出口的份額是5.8%,數字雖然不那麼扎眼,但我們走的是“技術+規則”的雙行道。

我們的外交部早就把話講得明明白白:“中國不向交戰方提供武器,嚴格管控兩用物項。”這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們誰在打架,對不起,我的武器一律不賣,我只勸和促談。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這就跟美國的做法,形成了最鮮明的對比,我們賣的是“鑰匙”,而不是“枷鎖”,巴基斯坦是中國武器的頭號粉絲,八成以上的裝備進口來自我們,中巴合制的“梟龍”戰機就是最好的證明。

再比如印尼購買我們的殲-10戰鬥機,這樁生意,是光明正大的正常貿易,是印尼評估後的理性選擇,整個過程有合同、評估、註冊、付款、驗收,完全按商業規則來,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這種“一站式服務”模式,特別受發展中國家的歡迎,因為我們要做的是夥伴,而不是宗主,當我們的殲-10飛到印尼的天空,我們帶去的不僅是鋼鐵翅膀,更是一種承諾。

買來的安全感,和夥伴一起建立的安全感,本質上是兩回事。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終極戰場

修路是為了通往更遠的未來,但前方的路上,舊勢力的阻撓才剛剛開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打響,美國依然靠其軍工複合體和全球盟友體系,在賣產品上獨佔鰲頭,這種模式短期內難以撼動。

但中國正在開闢另一個戰場,我們不僅賣產品,更在輸出規則和標準,這才是更高級的玩法,近年來,我們對鎵、鍺、銻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收緊,這些“工業維生素”對高端軍工至關重要。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把這些材料的出入口管住了,就像在對手家門口拉了一道閘門,短期內不一定見效,但長期能影響其研發生產節奏,這是一種更隱蔽但更持久的博弈方式,一種產業鏈層面的“降維打擊”。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中國製造”無人機,正在中東、非洲等市場大受歡迎,它們不僅性價比高,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數據鏈和通信標準,正在成為很多國家的“事實標準”。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這可能比單純的武器出口更具戰略價值,是“規則輸出”的典型案例,未來世界的領導力,不是看誰能更有效地控制世界,而是看誰能為世界提供更優的公共產品。

當“賣產品”的,遇上了“定規則”的,這場戰爭的勝負手,早已不在鋼鐵與火焰之中了。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結語

軍火貿易的終極賽場,早已超越了鋼鐵與火焰,而是人心與規則的較量,未來屬於那些既能守護自身安全,又能為世界和平賦能的建設者。

在這場新舊範式的轉換中,你認為中國最大的底氣究竟來自哪裡?

中美俄近五年武器出口對比:美佔43%,俄僅7.8%,中國呢? -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