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導體本來是中資企業聞泰科技旗下的核心資產,這公司在車規級芯片領域那可是相當有話語權,全球好多知名車企,像特斯拉、大眾、比亞迪這些,都指著它的芯片呢。
可荷蘭不知道咋想的,非要橫插一槓子,強佔了安世半導體。
![]()
這一佔直接把全球車企推進了“芯片荒”的大坑里,但荷蘭並沒有就此打住,還決定不給安世中國的東莞工廠提供晶圓了。
沒了晶圓,工廠還怎么生產芯片啊?
車企們手裡的庫存本來就不多,這麼快速消耗下去,好多都快撐不住了。
你看本田的墨西哥工廠,都因為芯片不夠停產了;日產的庫存也只能維持到11月初,其他車企也都岌岌可危,不少都面臨著停產的風險。
面對這種情況,汽車製造商協會著急壞了,趕緊發出警告。
![]()
可荷蘭倒好,不但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把“髒水”往中方身上潑,說供應鏈出問題都是中方的責任。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在甩鍋啊,荷蘭自己斷供晶圓才是問題的根源,咋好意思怪別人呢?
中方果斷出手,穩住芯片供應大局
這邊荷蘭在那胡攪蠻纏,可把車企們急得團團轉。
但咱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可不能看著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
11月1日,中國商務部二話不說,直接宣布對符合條件的車企予以芯片出口豁免。
這招可太及時了,一下子就緩解了車企們的燃眉之急。
與此同時,安世中國也站出來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
他們發佈公告說,現有的成品和正在製作的芯片庫存,能夠保證各大客戶的芯片需求延長至年底乃至更長的時間。
可荷蘭一看局面穩定了,又不樂意了,又跳出來搞事情。
![]()
11月3日,安世(荷蘭)發了一封“正式不可抗力通知”,又把問題歸咎於東莞工廠,說因為拿不到東莞工廠的供應鏈監管權,所以沒法保證交付。
搞不清荷蘭咋好意思說這話,明明是他們自己不給提供晶圓,導致東莞工廠沒法生產,現在反倒把責任推得一干二淨,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嘛。
荷蘭擴建工廠想補救?怕是來不及了
修改參考荷蘭這邊甩完鍋,又開始想著補救措施了。
他們一邊尋找新的外部封裝合作夥伴,一邊計劃擴建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封裝工廠,還說預計一年後就能供貨。
![]()
可在我看來,這事兒沒他們想的那麼簡單。
先不說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工廠能不能按時建成,就算建好了,車規級芯片對技術和質量的要求那可是相當高的,需要通過一系列嚴苛的認證,這認證週期就得6-12個月呢。
而且,荷蘭這一斷供,已經讓車企們受了不少苦,這一年的空缺,足夠讓車企們去尋找其他可靠的供應商了。
再看看咱中國這邊,安世中國根本不慌。
![]()
他們有同屬聞泰科技的上海鼎泰能提供晶圓,還有無錫新潔能、杭州士蘭等多個公司都能提供大量的晶圓。
這些國內的供應商技術成熟,質量也有保障,完全能滿足安世中國的生產需求。
如此看來,荷蘭的這些操作根本就是徒勞。
他們強佔安世半導體,斷供晶圓,還惡意甩鍋,這種種行為早就違背了商業契約精神。
![]()
現在又想著擴建工廠來補救,可市場不等人啊,一年的時間,足夠讓他們失去所有客戶的信任了。
荷蘭真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需要的是公平合作,而不是這種強盜行徑。
咱中國憑藉著強大的產業韌性和負責任的態度,已經在這場風波中穩住了局面。
![]()
而荷蘭如果繼續一意孤行,最後的結果怕是只能自己承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