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發現50萬噸!江蘇900平方公里“大盆”中為什麼稀有金屬礦多?

江蘇金屬礦藏資源相對較少,而稀有金屬礦少之又少,但省內有一個地區例外,這裡的“大盆”中蘊藏著一種稀有金屬,已發現多座大中小型礦山。

愛景山鍶礦區位置

愛景山鍶礦區位於寧鎮山脈與茅山山脈之間的溧水城北部,在上世紀50年代的“大找礦時代”被發現,60年代正式開採,先後發現了4座以上的大、中、小型鍶礦。為何這裡能成為鍶礦富集區呢?

鍶礦區地質環境

鍶礦區(藍色區域)處於溧水盆地(桔黃色區域)與句容盆地(紫色區域)的結合部,而超900平方公里的溧水盆地是一個火山岩盆地。中生代時期(2.5億年前-6500萬年前),無想山、觀山、甲山等地的火山頻繁噴發、岩漿活躍,形成了龍王山組和大王山組兩大火山岩地層,火山岩中又發育出多條天青石(鍶的硫化物)礦脈。

本次探明的鍶礦物有50多萬噸,平均品位48%以上。鍶屬於稀有金屬,幾十萬噸的儲量就是大型礦,雖然鍶不是貴重金屬,但對於江蘇是“貴重金屬”,只因本地稀有金屬礦實在太少。

世界上的鍶礦多為蒸發沉積型(含鍶離子的水蒸發濃縮後沉積),而愛景山鍶礦區的鍶礦是被火山岩漿二次改造後形成的鍶礦脈,屬於熱液改造型鍶礦。形成礦藏憑運氣或者說是概率,同樣的構造環境,有的地區礦物很多,有的地方就是沒有。

最近,又是發現大油田,又是發現金礦和大型稀有金屬礦,感覺江蘇礦藏儲量“豪橫”起來了!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