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資料照)
記者巫彩蓮/台北報導
取代美元,一直是國際上熱議話題,不論歐元、人民幣都被視潛在貨幣工具,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以「美元,美債的不可取代性」為題撰文指出,中國試圖減持美元、美債,但全球貨幣交易仍然以美元,佔比達89.2%,而外國人持有美債部位創下9.1587兆美元新高紀錄,意味效果不彰。
以下為謝金河「美元,美債的不可取代性」臉書全文:
從2016年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提款權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喊了將近10年,2021年中國大陸規模減持美債5824億美元,在美中角力下,大家都很擔心美債從此一蹶不振!不過2025年駛過四分之三,回頭來看,世界仍然很難捨棄美元。
首先是中國減持美元,讓全球央行的美元比重一度降至56.2%,現在爬升回到57.74%,歐元從21.13降到20.06%,但人民幣佔比只有2.13%,比重仍然很低。中國不斷努力想要讓人民幣國際化,但成效不彰。
其實次是中國把減碼美債的資金拿去購買黃金,白銀,造成黃金,白銀大漲,而中國減持的美債被英國,日本央行接走!本來大家覺得中國減持美債會重創美國經濟,現在回頭看,外國人持有美債部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創下9.1587兆美元新高紀錄。
三,全球貨幣交易仍然以美元為主,22年美元佔比88.4%,如今上升至89.2%,人民幣從7%上升至8.5%,和美元的差距仍然很大。
這些年,金磚國努力棄美元,力圖讓人民幣取代美元,這過去10年收效有限!
標題:人民幣拚國際化10年 謝金河:美元、美債不可取代性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