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30 15:50:02)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於2025年7月26及27日,在高雄共同主辦「2025國際SMA研討會」,邀集來自美國、日本、大陸與台灣等30多位跨領域專家與會,涵蓋小兒神經科、神經內科與基因治療等領域,分享SMA轉譯研究與臨牀照護進展,促進國際交流並建立臨牀照顧共識,期盼全面提升SMA患者與家庭的生活品質。
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陳建志董事長指出,美國FDA已核准三種SMA疾病改善藥物,台灣健保署亦擴大給付範圍,涵蓋九成以上18歲前發病的SMA患者,展現政府推動罕病健康平權的決心。
高醫大余明隆校長進一步表示,有賴新生兒篩檢、健保藥物給付與高品質整合醫療照護的結合,SMA患者的生命歷程將與過去截然不同。
本次會議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小兒神經及神經內科教授Perry Shieh、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齊藤加代子(Kayoko Saito)名譽教授與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戴毅教授,分別分享各國SMA治療經驗,並一致強調新生兒篩檢與早期介入治療的關鍵性。
鐘育志名譽教授指出,台灣五年來(2017-2022)的新生兒篩檢經驗顯示,約八成確診嬰兒擁有2或3個SMN2拷貝,其中2拷貝者幾乎全數在兩個月內發病,3拷貝者亦多於一歲內出現症狀,顯示SMA實際發病時間點遠遠早於過去的認知。此次與會的國內外專家一致建議,應修訂透過新生兒篩檢診斷出SMA個案的診斷與治療流程,強化與家長在治療時機與預後資訊上的溝通,以提升藉由SMA新生兒篩檢新診斷個案的整體預後成效。
標題:2025國際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研討會高雄登場 國內外專家齊聚分享SMA轉譯治療照顧經驗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