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顧觀點/台新黃文清 盯關稅結果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多國的對等關稅稅率,並多次表態8月1日將是對等關稅的硬期限,暫緩期限到期後將不再延長,一度引發市場擔憂。隨近日包含印尼、日本、菲律賓等與美國陸續達成協議,歐洲也傳出即將達成協議、稅率15%的消息,燃起市場的樂觀情緒。

日本達成15%的稅率,給市場傳遞出兩個訊號,一、關稅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二、稅率與期限其實是有調整彈性的。此外,包含川普及其幕僚近期的發言也暗示,即使關稅生效,談判仍可繼續進行,關稅可隨協議進展取消或降低等,成為市場擔憂情緒淡化原因。

在對等關稅的擔憂淡化、資金面寬鬆預期以及總經數不如預期般悲觀下,也帶動市場的投資情緒,美股標普、那斯達克指數續創歷史新高,道瓊也逼近歷史高位,日本、印度、越南、韓國、台灣等,距離歷史新高也都相距不遠,顯示市場已經從4月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的影響中恢復。此外四大CSP中的谷歌最新公布的財報表現優於預期,其中雲端業務表現強勁並且上調全年資本支出,突顯AI需求仍大。

回到台灣,除國際市場負面情緒和緩與財報利多外,6月外銷訂單567.7億美元,月減2.0%、年增24.6%,連五月正成長,突顯台灣科技產業的基本面仍佳,特別是在AI相關產業上。展望未來,貿易政策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持續牽制全球經貿表現,惟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發酵,對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強勁。

整體來看,由於台灣的對等關稅最終談判結果尚未出爐,不確定性仍在,仍待更多利多支持與不確定因素明朗,主要觀察點就在對等關稅的最終結果,後續還有美股科技財報及台股法說將陸續召開,也都是接下來盤面關注焦點,長線投資主軸仍然會圍繞在AI相關供應鏈上,股價拉回都可以擇優布局,包含AI伺服器、散熱等相關供應鏈。

另外是跟半導體設廠相關的題材,川普《大而美法案》經美國參、眾兩院審議通過後,為促進美國國內半導體產業擴張,法案將半導體製造商在美國設廠的投資稅收抵免從現行的25%提高至35%,適用於2026年底前動工的晶片製造項目。由於美國設廠成本普遍高於其他亞洲地區,35%的稅收抵免可大幅減輕資本支出的財務壓力,特別是對於高成本的先進製程晶圓廠,如3奈米、2奈米。台積電(2330)美國的第一座晶圓廠已於2024年開始量產,第二、三期工廠建設進度也在加快,可望帶動相關供應鏈營收動能。

AI應用對算力需求巨大,ASIC因針對特定任務優化,能提供更高能效比且長期量產成本較低,成為CSP要降低對NVIDIA、AMD依賴的選擇。

投資錦囊

除AI題材外,非AI題材的無人機也是近期市場焦點。國防部軍備局公布新一輪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2026、2027年計畫採購五款共計近5萬架無人機,總金額上看500億元。近年地緣政治事件頻傳,突顯無人機、航太科技等載具在國家安全防護上的重要性。


標題:投顧觀點/台新黃文清 盯關稅結果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