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這間屋齡 14 年、坪數 29 坪的中古屋改造計畫中,設計團隊首先根據屋主需求重塑格局,將原本的三房改為兩房,拓寬公領域也優化了生活動線;刻意不設定餐桌保持廳區使用彈性。廚房維持封閉式設計,但整套換新的廚具形塑機能與美型兼具的料理空間。客房被改造成整合豐富收納的多功能房,而重新梳理後的主臥延續公領域的奶茶色,呈現舒適優雅的休憩空間。客浴更採取無障礙設計,輔以清淺配色呈現舒適安全的現代衛浴。
【個別空間改造計畫】
1. 玄關:
沒有變動格局、僅靠設計優化空間。原本寬敞的玄關保留原貌,設計團隊在大門對牆增設複合式櫃體,運用穿透玻璃搭配系統櫃材質,提供充足收納同時維持視覺通透。轉角處整合腳踏車收納,恰如其分地利用垂直牆面與轉折空間,讓進出動線流暢整潔,也讓實用與端景兼容並蓄。
前

後



2.客廳空間:
屋主希望將格局改為兩房,放大客廳空間,因而拆除客廳與主臥之間的客房,讓原本狹促的公共區域瞬間放大,空間感更加舒展。雙向沙發界定休憩場域,同時保留中央活動空間,作為伸展、運動或親友聚會的彈性場域。牆面則以奶茶色 Valpaint 藝術塗料搭配自然木紋,鋪陳出溫潤柔和的空間質感。
前

後

前

後

特地挑選雙向沙發,在開放式公領域創造不同氛圍的休憩空間。原本的客房拆除後規劃懸浮式木質櫃體增添收納機能,採光窗處更規劃成帶室內陽台,能沐浴日光看見窗外綠意。全室牆面以溫潤的奶茶色Valpaint藝術塗料為主軸,輔以自然木紋元素以及超耐磨木地板,並結合純淨的留白牆面,共同營造出一種極致溫馨且令人放鬆的居家氛圍。
前

後


3.廚房空間:
廚房格局雖然沒有做變動、依然保留封閉式廚房設計,但針對整體廚具汰舊換新,
檯面特別選用了高品質的闊石石英石,不僅大幅提升了日常清潔的便利性,更以其獨特的紋理與細膩質感,為整個廚房增添了一份低調奢華的美學氣息。熱炒區與對側備餐台結合電器櫃規劃,延續公領域的奶茶色主題,以提升其整合收納與實用性機能為核心目標,打造一個更為高效且井然有序的烹飪空間。
前

後


4.主臥:
主臥重新梳理空間軸線,多餘的客房拆除後將隔間牆重新分配,讓主臥床尾嵌入整面衣櫃,讓收納櫃牆體化保留床尾走道的寬敞感。老舊床頭櫃全數拆除,改以結合繃布的寫真板整合床頭板與梳妝檯;檯面沈穩的灰色板材搭配奶茶色藝術塗料並注入弧形語彙,延續了整體居家空間的奶茶色調與木紋質感,成功營造出一個靜謐、溫潤且令人感到全然放鬆的休憩空間。採光窗安裝可上下調節高度的風琴簾,讓屋主能自由調節光線與窗景視角,讓屋主能在此享受高品質的寧靜時光。
前

後



主衛保留原始格局配置,讓洗手台作為過渡空間,區分馬桶乾區與浴缸濕區,在有限的主浴坪數內做到更完善的機能設計。深色石材鋪設牆面與地板,洗手台面與浴缸邊緣則選用白紋石材,搭配天花板與浴鏡的燈帶背光,藉由明暗對比呈現舒適靜謐的沐浴空間。
後


5。客座浴:
本次客浴改造以無障礙設計為核心,確保空間的方便進出與順暢使用,大幅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在色彩配置上,採用了輕淺的配色方案,不僅讓浴室空間視覺上更顯寬敞明亮,同時也兼顧了整體環境的安全性,營造出一個舒適且貼心的沐浴體驗。
前

後

6.多功能房:
客房改造將其轉變為一個集多功能書房與高效收納於一體的新空間。特別為登山愛好者打造的收納整合方案,將登山裝備巧妙地收納於洞洞板牆面,極大地提升了空間的實用性與機能性,更讓戶外裝備成為了獨特的牆面展示,兼具了美觀與屋主個性的展現。
後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