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募集之亂 金管會從KYC三大面向進行調查

▲金管會示意圖。(圖/資料照)

記者巫彩蓮/台北報導

ETF成了基金銷售票房保證,但遇上川普對等關稅,行情動盪,營業員還要揹負銷售額度,形成ETF IPO募集亂象,今(13)日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證實,自上周以來接獲超過百封、涵蓋20家金融業檢舉信,接下來將請券商、投信顧公會進行三大調查,分別金融業對投資人銷售,是否有嚴格落實KYC(認識客戶Know Your Customer)、KYP(認識你的商品Know Your Product),以及業務員酬金狀況,除財務指標外,是否有考量非財務指標

投信募集新基金、ETF期間,銀行理專、券商營業員有IPO責任額制度其實行之有年,而這次遇到川普對等關稅、印巴開火,券商營業員又被要求新募ETF要有一定的責任額,未達標還傳出被長官霸凌情事。

讓網路有人發動群組「#終結IPO制度暴力」,號召一人一封信寄信到金管會、勞動部等陳情不當IPO責任額制度,金管會證實有10家券商、9家投信和1家銀行遭到檢舉。

金管會已經商請券商、投信顧公會做進一步了解,等到公會調查結果出爐,再看下一步如何處理。黃厚銘指出,券商、銀行對投資人銷售商品時,應做好KYC、KYP,這些都要嚴格落實,包括要了解客戶風險承受度、客戶投資風險屬性,才能提供適合的金融商品。

至於相關業務酬金,必須考量非財務指標,也就是說金融業不能只看達成目標績效,兼顧符合法遵、是否造成客訴等。


標題:ETF募集之亂 金管會從KYC三大面向進行調查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