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免門票景點推薦!位於花蓮光復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是台灣首座平地森林園區,四季皆可欣賞不同美景,園區設有自行車道,草原上也設有許多裝置藝術可拍照打卡!食尚小編加碼推薦園區周邊必訪景點+餐廳,趕緊收藏起來出發啦~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介紹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園區地圖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特色景觀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1|蟻窩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2|日地月池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3|七彩釣竿橋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4|森林木棧道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5|遊客中心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景點推薦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1|花蓮觀光糖廠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2|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3|拉索埃湧泉生態園區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4|富興社區鳳梨公園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5|瑞穗生態教育館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6|瑞穗牧場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7|馬太鞍生態濕地園區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餐廳推薦
- 花蓮光復美食1|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
- 花蓮光復美食2|阿樂樂代
- 花蓮光復美食3|啄木鳥的家WPCASA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特色介紹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地點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坐落於花東縱谷,交通方式可搭乘台鐵至「光復車站」,轉乘計程車約10分鐘即可抵達。園區自日治時期開始就是花蓮糖廠所屬蔗田,隨著糖業沒落,2002年起林務局與台糖合作,於上千公頃的農場種植超過百萬株台灣原生樹種,成為全台最大的平地森林。
園區最大特色,就是可欣賞四季變換的美景,春天賞花、夏季賞螢(3、4月)與賞鳥,秋冬還能賞楓(12月至隔年1月),這裡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棲息著環頸雉等珍稀鳥類,並設有全台最長的森林自行車道,有提供單車租借,是低碳旅遊的熱門選擇。此外,園區結合在地農業、原住民文化與社區營造,適合親子、賞鳥及生態體驗,是花東縱谷綠意與人文融合的代表景點。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是台灣首座平地森林園區。(圖片來源: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臉書()
▲置身花海之中,眺望壯闊的花東縱谷、感受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圖片來源:猴子【東】遊記()
▲園區設有全台最長的森林自行車道,可以邊騎單車、吸收大自然芬多精 。(圖片來源:Vicky媽媽的遊樂園()
▲每年3、4月是觀賞螢火蟲的最佳季節 。(圖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攝影 林柏偉)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園區地圖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占地1250公頃,足足有48座大安森林公園這麼大,除了設有7條自行車道,還包含許多知名打卡景點,像是「日地月池」「七彩釣竿橋」等,遊客可以參考園區地圖慢慢探索。
▲園區占地1250公頃,在官網有提供導覽地圖供遊客參考。(圖片來源:台灣山林悠遊網()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特色景觀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1|蟻窩:手沖咖啡輕食販賣部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有許多打卡景點可以一一走訪,像是這個「蟻窩」裝置藝術,由阿美族藝術家使用泥土、茅草、水泥等自然素材創作,以螞蟻的行動象徵族群的共識與團結。這裡不只是打卡景點,蟻窩內部還是個小小咖啡廳,提供手沖咖啡及輕食,也有販售友善農業產品和原住民文創手作。
▲「蟻窩」不只是裝置藝術,裡頭也有販售手沖咖啡及輕食。(圖片來源:猴子【東】遊記()
▲「蟻窩」後方的透明玻璃屋則是用餐區,窗外可欣賞一望無際的青山綠水。(圖片來源:猴子【東】遊記()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2|日地月池:草地為日、水池如月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打卡景點日地月池,其中的「日地」為大片綠地廣場,「月池」為彎月形滯洪池,象徵阿美族對自然的敬畏,兩者相映形成「草地為日、水池如月」的獨特地景,兼具防洪與景觀功能。
▲「日地月池」是兼具防洪功能的景觀水池。(圖片來源:Vicky媽媽的遊樂園()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3|七彩釣竿橋:最夯打卡景點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打卡景點七彩釣竿橋, 以阿美族射日傳說為靈感,18公尺高的彩虹色鋼纜放射狀展開,宛如巨人垂釣的巨型釣竿。橋體繽紛色彩結合原住民文化意象,象徵傳統與自然的連結,成為園區標誌性藝術地標。其設計巧妙融合部落神話與環境美學,是遊客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
▲「七彩釣竿橋」以18公尺高的彩虹色鋼纜為造型亮點。(圖片來源:Vicky媽媽的遊樂園()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4|森林木棧道:盡情享受芬多精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森林木棧道全長約650公尺,採用無水泥工法設置基礎與棧道,入口位於主環道旁,無障礙設計讓輪椅族也能輕鬆進入森林,享受芬多精與沿途美景。森林裡頭樹種豐富,包含杜英、台灣欒樹等低海拔原生樹木,四季皆有不同美景。
▲「森林木棧道」採無障礙設計,漫步其中可以觀賞各式各樣的樹種美景。(圖片來源:Vicky媽媽的遊樂園()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景點5|遊客中心:販售在地特產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服務中心採用節能綠建築設計,外觀優雅融入花東縱谷地景,使用國產材與鋼構,符合銀級綠建築標準。中心設有餐飲、販賣店、視聽室及單一窗口導覽解說服務,提供豐富的園區生態與文化資訊。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服務中心採節能綠建築設計。(圖片來源:跳躍的宅男()
▲販賣部可以買到當地農產特產、零食點心、精油防蚊液等。(圖片來源:跳躍的宅男()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景點推薦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1|花蓮觀光糖廠:秒飛日本偽出國
「台糖花蓮觀光糖廠」地點位於台九線上,原為日治時期東部重要製糖工廠,2002年轉型為觀光園區,並以糖業文化為核心,設製糖工廠遺址、文物展示館及創意工坊,提供「甘蔗小學糖」製糖DIY與「花糖奇幻學院」導覽課程,帶領遊客認識製糖歷史。來到糖廠除了吃冰,園區的日式木屋也有提供住宿服務喔!
▲糖廠成立於1921年,是台灣少數僅存的日式木屋建築群。(圖片來源:Miya’s Travel米雅愛旅行()
▲自己帶上浴衣來拍照,真的有種偽出國的感覺呢!(圖片來源:Miya’s Travel米雅愛旅行()
▲搭乘遊園小火車,可以輕鬆跟著導覽,認識百年糖廠的歷史。(圖片來源:Miya’s Travel米雅愛旅行
▲冰品販賣部是整個糖廠最夯的區域,來這裡一定要吃古早味枝仔冰或是紅豆鮮乳冰淇淋!(圖片來源:Miya’s Travel米雅愛旅行()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2|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全台最完整檜木房舍聚落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地點位於花蓮縣鳳林鎮,為全台保存最完整的日治時期林業聚落,見證了東部3大林場的伐木歷史。園區完整保留檜木房舍、運材鐵道、伐木機具及日式宿舍群,中山堂內陳列老式放映機,重現早年林場文化生活。停車場旁邊可以見到早期用來搬運木材的蒸氣機關車,特別放在這邊讓遊客留影紀念。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全台保存最完整的日治時期林業聚落。(圖片來源:溫迪的旅程()
▲這裡還保留了早期用來搬運木材的蒸氣火車。(圖片來源:溫迪的旅程()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3|拉索埃湧泉生態園區:絕美「藍色眼淚」之泉
「拉索埃湧泉生態園區」地點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大進村與大全村之間,「 拉索埃」是阿美族語「水質潔淨甘甜」的意思,園區擁有6處湧泉與4條野溪,相傳湧泉為神鳥「環頸雉」的6滴眼淚,湛藍無比、閃耀著波光的泉水,也擁有「藍色眼淚」之美稱。
▲「拉索埃湧泉生態園區」是花蓮近年打卡很夯的祕境景點,這裡的泉水有著夢幻的湛藍色澤。(圖片來源:跳躍的宅男()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4|富興社區鳳梨公園:搭小火車逛鳳梨田
「富興社區鳳梨公園」位於花蓮瑞穗,為全台最大的土鳳梨產地,以種植台農3號土鳳梨聞名,還有帝王鳳梨(西瓜鳳梨)、金鑽鳳梨等,每年7至9月產季期間可體驗採果。園區設有「幸福軌道」森林小火車(全長1314公尺),帶大家穿越鳳梨田與樟樹林,沿途提供生態導覽。參觀完富興社區,也別忘了來「酋長鳳梨」買些伴手禮,像是醃鳳梨、鳳梨豆腐乳及鳳梨果乾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富興社區鳳梨公園」是全台最大的鳳梨展地,種植多種鳳梨。(圖片來源:是艾思,不是火拳。 ()
▲園區有「幸福軌道」森林小火車,可以搭乘列車參觀鳳梨田。(圖片來源:是艾思,不是火拳。 ()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5|瑞穗生態教育館:提供免費導覽
「瑞穗生態教育館」地點就在瑞穗火車站旁邊,展示中央山脈豐富生態資源,館內設置「國土綠網」展區,介紹花蓮生物多樣性與保育行動,並有臺灣黑熊毛皮標本及互動解說,另外還提供免費導覽、DIY手作(如彩繪黑熊束口袋)及生態電影,結合保育教育與親子體驗。
▲「瑞穗生態教育館」展示各式各樣台灣在地珍稀的動物模型及標本。(圖片來源:貓大爺部落格()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6|瑞穗牧場:免門票動物農場
「瑞穗牧場」地點位於花蓮瑞穗鄉舞鶴台地,為全台知名休閒牧場,園區飼養三百多頭荷蘭乳牛,都是吃中央山脈潔淨水源種植的牧草長大,生產高品質的「瑞穗鮮乳」。牧場轉型觀光後設置了露天咖啡座、自行車道及親子遊憩區,牧場餐廳吃得到使用自家鮮乳製作的饅頭、奶酪、鮮乳捲等點心,遊客還可以近距離餵食乳牛與鴕鳥,是很適合親子出遊的免門票景點。
▲來到「瑞穗牧場」除了可以餵乳牛,還有各種鮮奶製品可品嘗。(圖片來源:跳躍的宅男()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7|馬太鞍生態濕地園區:傳統捕魚體驗
「馬太鞍生態濕地園區」地點位於花蓮光復鄉馬錫山腳下,為阿美族傳統領地,占地12公頃的天然沼澤濕地,孕育近百種水生動植物,如雨來菇、紅冠水雞等,為東部賞鳥重鎮。園區最大特色為阿美族「巴拉告」生態捕魚法,利用竹筒、九芎枝搭建三層結構物,兼顧漁獲與生態永續,展現與自然共存的智慧。這裡還設有木棧道、單車道及文化館,可觀察豐富生態與原民木雕藝術,體驗綠意盎然的濕地風貌。
▲「馬太鞍生態濕地園區」以阿美族特色的「巴拉告」生態捕魚法聞名。(圖片來源:Miya’s Travel 米雅愛旅行()
看更多:花蓮景點推薦41選!市區、親子景點懶人包+花東旅遊獎勵方案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周邊餐廳推薦
花蓮光復美食1|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原民風特色石頭火鍋
「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地點位於光復鄉馬太鞍濕地旁,以紅磚、木雕與原民工藝打造質樸空間,宛如一座文化博物館。主廚身兼雕刻家,餐廳內外佈滿手作木雕與藤編藝術。菜單主打阿美族野菜料理,招牌菜「石頭火鍋」以800度蛇紋石燙煮鮮魚、野菜,湯頭自然鮮甜。另外還有鮮嫩多汁的「鹽烤魚」也是推薦必點。
▲「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建築結合紅磚與木雕元素打造。(圖片來源:可大王愛旅行()
▲「石頭火鍋」由蛇紋石特製鍋爐裝盛,配料有鮮魚、野菜,湯頭自然鮮甜。(圖片來源:可大王愛旅行()
花蓮光復美食2|阿樂樂代Aredetay:無菜單原住民料理
「阿樂樂代Aredetay」由青年主廚返鄉創業,用餐環境融合自然與工藝美學,空間以清水模地板、實木大桌及鐵件裝潢營造Loft風格,搭配大面積採光與稻田景觀,環境優美。餐點則結合阿美族傳統食材與法式料理手法,推出無菜單創意料理,味覺上強調「酸、甜、苦、辣、澀」自然風味平衡,並透過主廚說菜,展現部落飲食美學與永續理念。
▲「阿樂樂代Aredetay」主打無菜單原住民料理。(圖片來源:算命的說我很愛吃()
▲用餐環境優美,座位間相當寬敞。(圖片來源:算命的說我很愛吃()
花蓮光復美食3|啄木鳥的家WPCASA:必點義大利麵、手工披薩
「啄木鳥的家WPCASA」地點位於花蓮糖廠內,外觀是充滿日式風格的建築,也是由公益團體所成立、提供在地青年就業平台的公益餐廳,室內有販售許多手工藝品可選購。餐廳低消每人500元,菜單會隨著四季更換,料理融合在地食材與文化,呈現當季最新鮮的味道,像是義大利麵、手工窯烤披薩都是老饕推薦必點的菜色。
▲「啄木鳥的家」位於花蓮糖廠裡頭,外觀是日式木屋,菜單卻是義式料理為主打。(圖片來源:Vicky媽媽的遊樂園()
▲手工義大利麵、窯烤披薩都是老饕推薦必點的菜色。(圖片來源:Vicky媽媽的遊樂園()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