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遠東集團這事兒,島內台商圈子裡頭誰不知道啊?一個從紡織起家的大佬企業,在大陸市場撈得盆滿缽滿,年年賺幾百億人民幣的利潤,可偏偏把錢拿去餵“台獨”那幫人,搞政治獻金,試圖左右選舉。
這不,2021年大陸直接下重手,罰了4.74億,還收回土地,精準打擊那些兩頭下注的傢伙。事兒鬧大後,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趕緊表態反對“台獨”,支持九二共識。
![]()
百年基業
遠東集團的商業脈絡可追溯至創始人徐有庠的創業歷程。 1911年出生於江蘇海門的徐有庠,青年時期前往上海尋求發展,恰逢民國時期紡織業的黃金發展階段,1930年代末創辦遠東針織廠。當時的上海作為全國經濟中心,紡織原料供應充足、銷售渠道暢通,徐有庠憑藉對布料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從小型織機加工起步,逐步拓展生產規模,積累了原始商業資本。
1949年,徐有庠將上海工廠的核心設備拆解後運往台灣,在台北重新組建遠東針織廠,開啟了集團在台灣的發展篇章。憑藉紡織業打下的基礎,企業逐步向多元化領域拓展。
![]()
徐有庠共育有五男四女,二房長子徐旭東雖非嫡長子,卻因優異的教育背景和商業天賦獲得器重。 1941年生於上海的徐旭東,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曾任職於花旗銀行擔任經濟分析師,1970年代中期返回台灣加入家族企業,1979年正式接任遠東紡織總經理。
1980年代起,徐旭東主導集團開啟大規模擴張,業務範圍從紡織延伸至化工、水泥、百貨、金融、電信等多個領域,形成覆蓋民生與工業的全產業鏈佈局。
![]()
截至2010年代,遠東集團旗下已擁有249家子公司,員工總數突破6萬人,年營收穩定在7000多億新台幣,躋身台灣五大財團行列。為保障家族企業平穩運營,徐旭東建立了清晰的內部治理結構,由家族成員分別執掌金融、水泥等核心板塊,同時通過設立教育基金會、捐贈公益項目等方式,構建企業社會責任形象。
大陸佈局
1990年代初,大陸改革開放進入深化階段,寬鬆的投資環境與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台商紛紛佈局,遠東集團迅速抓住這一歷史機遇。 1992年,徐旭東親自帶隊考察上海浦東開發區,成為最早入駐浦東的台商企業之一,1996年投入6000萬美元在上海星火開發區建立紡織生產基地,專注於聚酯絲、長絲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
依託大陸針對台商推出的稅收減免、市場准入便利等優惠政策,遠東集團的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在江蘇、四川、江西、湖北等多個省份構建起完善的產業佈局。 1998年,江蘇南通水泥廠正式投產,憑藉本地化生產優勢降低運輸成本,快速佔據華東地區市場份額。
2000年啟動四川水泥項目,輻射西南地區建設需求;2010年重慶江北遠東百貨開業,標誌著其零售業務向中西部核心城市延伸。此外,集團還在連雲港佈局石化管道項目,1992年參與組建裕民銀行,實現實業與金融板塊的協同發展。
![]()
經過近三十年的深耕,大陸市場已成為遠東集團的核心利潤來源地,僅紡織板塊每年就能創造數百億人民幣利潤,金融、水泥等業務也持續貢獻穩定收益。集團深度融入大陸經濟體系,充分享受兩岸經貿融合帶來的發展紅利,大陸市場在其整體業務佈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政治投機
在大陸市場持續獲利的同時,遠東集團從2008年起開始大規模參與台灣地區的政治獻金活動,採取“藍綠通吃”的策略,試圖通過資金支持影響選舉進程。根據台灣監察機構公開的政治獻金登記資料,2009年,集團旗下亞洲水泥、東聯化學、遠傳電信等子公司合計捐贈6200萬新台幣,位居當年台灣企業政治獻金榜單首位。
![]()
2012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遠東集團同時向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吳敦義與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蘇嘉全各捐贈100萬新台幣,通過均衡下注維持與不同政治陣營的聯繫。
2016年,蘇貞昌女儿苏巧慧首次参选“立委”时,获得集团200万新台币捐赠,而其当年总计2039.8万新台币的政治献金中,远东集团是19家赞助企业之一。2018年新北市长选举中,苏贞昌本人直接获得集团200万新台币支持,其核心幕僚吴秉叡、张宏陆也分别从远东旗下企业获得100万新台币捐赠。
![]()
2020年台灣地區“立委”選舉期間,集團的政治獻金規模達到頂峰,向47名藍綠陣營候選人合計捐贈5800萬新台幣,其中4100萬新台幣流向民進黨陣營,助力23名民進黨候選人當選。
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等被大陸列為“台獨”頑固分子的政客,均直接受益於這些政治獻金。據台媒披露,集團旗下聯賓塑料、豐興鋼鐵等關聯企業均深度參與其中,實際捐贈規模遠超公開登記數額。
![]()
精準反制
2021年9月,大陸國台辦公佈第一批“台獨”頑固分子清單,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等人上榜,同時明確表態將對支持“台獨”勢力的相關企業採取制裁措施。同年11月,大陸執法部門啟動專項行動,由上海、江蘇、江西、湖北、四川五省市聯合開展調查,重點核查遠東集團在大陸投資企業的經營合規性。
調查結果顯示,遠東集團在大陸的多家子公司存在多項違規行為,涉及環保、稅務、消防、安全生產、土地使用、產品質量及員工職業健康等多個領域,包括環保超標排放、稅務申報不實、消防設施不達標、安全生產流程疏漏、土地長期閒置、部分產品質量不合格以及員工職業健康保障不到位等問題。
![]()
2021年11月22日,官方公佈處理結果,對遠東集團處以罰款及追繳稅款合計4.74億元人民幣,並依法收回一家企業的閒置建設用地。
這一處罰行動引發台灣輿論廣泛關注,台媒普遍認為,儘管企業經營中的違規問題客觀存在,但多領域問題集中查處的情況實屬罕見,凸顯了明確的政策信號。民進黨當局曾試圖煽動“反制”情緒,呼籲台商回流,但遠東集團始終保持低調,旗下亞洲水泥僅以“正在了解相關情況”回應外界問詢。
![]()
轉型調整
面對嚴厲處罰,遠東集團高層迅速調整姿態。 2021年11月29日,董事長徐旭東通過台灣《聯合報》發表署名文章,以“資深工業人”身份公開表態,稱集團一貫反對“台獨”,支持“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希望兩岸維持和平穩定發展,認可大陸“歡迎支持統一的台商投資,絕不縱容破壞兩岸關係企業”的政策立場。
處罰對企業經營產生直接影響,集團大陸業務出現利潤下滑、生產線減速、財務赤字擴大等情況。為緩解危機,遠東集團啟動全面整改,在環保領域加裝專業過濾設備,完成稅務漏報款項的補繳,升級消防系統,加強員工安全生產培訓與職業健康保障,逐步完善合規經營體系。
![]()
2021年底,徐旭東出席遠見高峰會並獲得馬英九頒發的終身成就獎,致謝時僅簡短提及“把握市場趨勢”,未對處罰事件過多回應。
2022年起,集團將發展重心轉向永續經營,當年獲得台灣地區企業永續獎第一名。旗下八家核心企業集中推出綠色產品,紡織板塊推廣rPET回收再生技術,重慶工廠配置塑料瓶粉碎回收生產線;水泥板塊優化能源結構,在江蘇廠區安裝太陽能發電板。
![]()
2023年,集團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明確量化減碳目標,與紅杉中國合作推進55個新能源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125MW,年減碳量達4萬噸。同時,重慶SOGO百貨完成翻新,重點引入環保商品,越南紡織廠正式投產,形成大陸與東南亞互補的生產格局。
截至2023年,集團員工總數增至6.3萬人,年營收維持在7000億新台幣規模,徐旭東逐步減少公開露面,推動家族新一代成員參與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