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快来看!厨房里有蛇!”
凌晨两点,李芳的尖叫声划破了整栋楼的寂静。她死死盯着厨房水池边,那条青灰色的蛇正缓缓吐着信子,幽绿的眼睛在黑暗中格外瘆人。
邻居老王赶来帮忙驱赶,费了好大劲才把蛇赶走。
第二天,楼下杂货铺的刘婶听说了这事,脸色突然变了,欲言又止地说:”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
01
那天晚上,李芳本来睡得很沉。
她迷迷糊糊中感觉口渴,想起床倒杯水喝。卧室的空调呼呼地吹着,张建国在她身边睡得正香,还打着轻微的鼾声。李芳摸索着下了床,没开灯,凭着记忆往厨房走去。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地响。李芳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她推开厨房的门,伸手去按灯的开关。
灯光亮起的一瞬间,李芳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水池边,一条青灰色的蛇正盘在那里。蛇大概有手腕那么粗,身子蜷成一圈,脑袋微微抬起,正对着她的方向。那双眼睛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绿光,细长的舌信一吐一吐,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李芳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她张开嘴想叫,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半天发不出声音。冷汗瞬间就从额头冒了出来,后背的衣服也湿了一片。她的腿开始发软,几乎站不稳。
那条蛇似乎也注意到了她,身子动了动,脑袋转向她这边。
“啊——”
李芳终于发出了声音,她尖叫着往后退,脚下一个踉跄,整个人撞在了门框上。剧烈的疼痛让她清醒了一些,她颤抖着喊道:”张建国!张建国快来!”
卧室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接着是张建国迷糊的声音:”怎么了?大半夜的嚷嚷什么?”
“厨房!厨房里有蛇!”李芳的声音都变了调。
张建国一个激灵坐了起来,他快速套上拖鞋冲了出来。看到妻子脸色煞白地靠在墙上,他赶紧扶住她:”你说什么?蛇?”
“在水池边!你快看!”李芳指着厨房,手指都在颤抖。
张建国小心翼翼地探头往里看,果然看到了那条盘在水池边的蛇。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慢慢退了回来。
![]()
“这怎么会有蛇?咱们家可是六楼啊。”张建国压低声音说,”你别动,我去拿工具。”
他转身往阳台走,李芳赶紧拉住他:”你要干什么?别去惹它!”
“总不能让它一直待在厨房吧。”张建国说,”我去找根长棍子,把它赶出去。”
“不行,万一咬到你怎么办?”李芳急得快哭了,”要不报警吧?”
两人正说着话,楼下突然传来敲门声。张建国打开门,老王提着裤子站在门口,头发都乱了:”你们家出什么事了?半夜三更的叫唤,把我都吓醒了。”
老王是楼下的住户,五十多岁,平时和张建国关系不错。他看到李芳脸色发白,又看看张建国也是一脸紧张,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王哥,我家厨房进蛇了。”张建国说,”可能是从管道爬上来的,你说这事儿怎么办?”
老王一听,立刻就精神了:”蛇?什么样的蛇?”
“青灰色的,挺粗的一条。”李芳说,”现在还在水池边盘着呢。”
老王想了想,说:”你们等着,我回家拿家伙。”
他匆匆下了楼,过了几分钟又上来了,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还有一个大编织袋。
“这种事情我见过几次。”老王说,”农村长大的,不怕蛇。你们躲远点,我来收拾它。”
老王慢慢走进厨房,动作很轻。那条蛇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身子绷紧了,脑袋高高抬起。老王用竹竿慢慢靠近,突然用力一拨,蛇被拨到了地上,身子扭动着想往角落里钻。
老王眼疾手快,用竹竿按住蛇的身子,另一只手迅速把编织袋套了上去。蛇在袋子里剧烈挣扎,发出沙沙的声音。
“好了,抓住了。”老王松了口气,把袋口扎紧,”我拿下去放到小区外面的树林里,让它回大自然去。”
李芳这才缓过神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王哥,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
“客气什么,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老王提着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说了一句,”不过这蛇进家门可不是好事,你们最好注意点。”
这话说得莫名其妙的,让李芳心里又是一紧。
等老王走了,张建国关上门,安慰妻子:”没事了没事了,蛇已经被赶走了。”
“我现在还心跳得厉害。”李芳扶着墙,”你说这蛇怎么会爬到咱们家来?六楼这么高,而且咱们家窗户都关得好好的。”
张建国也觉得奇怪:”可能是从下水管道爬上来的吧。明天我去物业问问,看看其他住户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刚才老王说的那句话,你听到了吗?”李芳小声说,”他说蛇进家门不是好事。”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张建国摆摆手,”纯属巧合,你别多想。”
话是这么说,李芳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她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老人们常说蛇是有灵性的动物,不会无缘无故进人家家里。
两人回到卧室,李芳躺在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完全睡不着。窗外的月光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片白色的光斑。她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那条蛇幽绿的眼睛。
张建国倒是很快就睡着了,呼噜声又响了起来。李芳轻轻叹了口气,心想这一夜怕是睡不好了。
02
第二天一早,李芳就被闹钟吵醒了。她揉着酸痛的眼睛坐起来,感觉浑身都没力气。昨晚那一吓,加上后半夜几乎没怎么睡,现在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张建国已经起床了,正在卫生间洗漱。李芳慢吞吞地下床,走到厨房门口又停住了。她盯着水池边看了好一会儿,确认没有任何异常,这才走进去准备做早饭。
“今天我要早点去工地。”张建国边擦脸边说,”昨天王工头点名说我,说我最近老是走神,好几次都出错了。”
李芳正在煎鸡蛋,听到这话手一抖,鸡蛋差点掉在地上:”怎么回事?你以前工作不是挺仔细的吗?”
“我也不知道。”张建国皱着眉,”最近就是感觉脑子不清楚,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可能是天气热,人容易疲劳吧。”
“那你今天注意点,别再出错了。”李芳把煎好的鸡蛋装盘,”要不要我给你炖点汤补补?”
“不用,没那么严重。”张建国摆摆手,”你也多休息,昨晚吓得够呛。”
吃完早饭,张建国就出门上班去了。李芳收拾完碗筷,看看时间还早,决定下楼买点菜。
小区楼下就有个菜市场,走路五分钟就到。李芳拎着菜篮子慢慢往那边走,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她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菜市场里人来人往,很热闹。李芳先去买了点青菜,又挑了几个西红柿。她正准备去买肉,突然听到有人叫她。
“李芳!李芳!”
李芳回头一看,是楼下杂货铺的刘婶。刘婶五十多岁,在这个小区住了十几年,和李芳平时关系还不错。
“刘婶,买菜呢?”李芳笑着打招呼。
“哎,刚买完。”刘婶提着一袋子菜走过来,突然凑近了问,”我听说你们家昨晚出事了?”
李芳一愣:”你怎么知道的?”
![]()
“老王一大早就在小区里说了。”刘婶压低声音,”说你们家半夜进了蛇,还是他帮忙抓走的。”
李芳苦笑了一下:”可不是,吓死我了。也不知道那蛇是从哪里爬进来的。”
刘婶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她左右看了看,拉着李芳走到一边:”李芳啊,这事儿可不简单。”
“什么意思?”李芳心里又是一紧。
“我跟你说句实话。”刘婶叹了口气,”蛇这东西,不会无缘无故进人家里的。尤其是你们家住六楼,那蛇怎么可能爬那么高?这里面肯定有讲究。”
李芳听得心里发毛:”刘婶,你别吓我。”
“我不是吓你,是真的。”刘婶认真地说,”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听村里老人说过。蛇入宅,往往是有事情要发生的征兆。有些是好事,有些是…”
她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些是什么?”李芳急忙问。
刘婶摇摇头:”算了,我也说不太清楚。你们家最近有没有什么不顺的事?”
李芳想了想,突然意识到家里最近确实有些不对劲。张建国工作老是出错,女儿晓雯也变得古怪了,自己也总是心神不宁的。
“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李芳说,”我们家最近确实有点不太顺。我老公工作总出错,女儿也不知道怎么了,老是半夜惊醒。”
刘婶听了,脸色更加凝重:”那就对了。蛇入宅,必有缘由。你们最好找个懂行的人看看,别耽误了。”
“懂行的人?”李芳不太明白,”找谁看?”
“就是那种懂风水、懂些门道的人。”刘婶说,”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李芳被说得心里七上八下的,原本以为只是一场虚惊,现在又觉得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两人又聊了几句,刘婶就匆匆走了。李芳站在原地,手里提着菜篮子,心里却翻江倒海的。
她继续去买肉,肉摊老板是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见李芳来了,热情地招呼:”李姐,今天要点什么?”
“来二斤五花肉。”李芳说。
老板边切肉边闲聊:”听说你们家昨晚进蛇了?”
李芳一惊:”你也知道了?”
“哎呀,这会儿整个小区都传遍了。”老板笑着说,”老王那个大嘴巴,什么事情都藏不住。不过说实话,这事儿确实挺邪门的,六楼还能进蛇。”
李芳勉强笑了笑,没接话。她付了钱,拎着菜就往回走。
一路上,李芳的脑子里乱糟糟的。她想起刘婶说的话,又想起最近家里的种种不顺,心里越来越不安。
回到家里,李芳把菜放进冰箱,坐在沙发上发呆。客厅里很安静,只有挂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她拿出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老家舅舅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接通。
“喂,芳芳?”舅舅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打电话?”
“舅舅,我想问你点事。”李芳说,”你对那些…那些风水什么的,懂不懂?”
舅舅笑了:”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
李芳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昨晚的事情说了一遍。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李芳急忙问:”舅舅,你还在吗?”
“在在在。”舅舅的声音变得严肃了,”芳芳,你听我说,蛇入宅这种事,确实不简单。”
李芳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舅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也说不太清楚。”舅舅说,”这种事情挺复杂的。对了,你们家祖上的老房子还在吗?”
“老房子?”李芳想了想,”你是说乡下那间?应该还在,一直空着呢。”
“嗯。”舅舅沉吟了一下,”你们最近有没有回去看过?”
“没有。”李芳说,”已经三年没回去了。怎么了?”
舅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芳芳,你听舅舅的,这事儿你们得重视。找个时间回老家一趟,找个懂行的人看看。老家那边有个陈师傅,他懂这些门道,你们可以去找他。”
“陈师傅?”李芳问,”他住在哪里?”
“就在你们老宅旁边的村子里,村里人都认识他。”舅舅说,”你们去了问问就知道了。记住,这事儿别拖,越早越好。”
挂了电话,李芳更加心神不宁了。她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不知道该怎么办。
03
下午三点多,女儿晓雯放学回来了。
晓雯今年十五岁,正在上初三。她推开门,背着书包走进来,脸色看起来很不好,眼睛下面有明显的黑眼圈。
“妈,我回来了。”晓雯声音有气无力的。
李芳赶紧迎上去:”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不是又没睡好?”
“嗯。”晓雯把书包扔在沙发上,整个人瘫坐下来,”又做噩梦了。”
“又做噩梦?”李芳坐在女儿身边,担心地问,”这都一个星期了,你到底梦到什么了?”
晓雯揉着眼睛,声音很小:”还是那个梦。梦到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我站在院子里,总觉得有人在叫我,可是转身又看不到人。”
李芳听得心里一颤:”老房子?什么样的老房子?”
“就是那种…很旧的农村房子。”晓雯说,”青砖墙,木头门,院子里还有一棵大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梦到这个,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可是我又想不起来。”
李芳的心跳突然加快了。女儿描述的,不正是乡下的老宅吗?可是晓雯小时候只去过一两次,应该早就不记得了才对。
“妈,你怎么了?”晓雯看到母亲脸色发白,奇怪地问。
“没…没什么。”李芳勉强笑了笑,”你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不用,可能就是最近学习太累了。”晓雯站起来,”我去房间写作业了。”
看着女儿走进房间,李芳坐在沙发上,心里越来越乱。昨晚蛇入屋,今天又听说这么多奇怪的事,现在女儿还梦到老宅…这一切会不会真的有什么联系?
傍晚时分,张建国回来了。他一进门就直接瘫在沙发上,看起来疲惫不堪。
“今天累坏了吧?”李芳倒了杯水递给他。
“别提了。”张建国喝了一大口水,”今天又出错了。王工头当着所有人的面骂了我一顿,说再这样下去就让我回家歇着。”
“怎么会这样?”李芳着急地问,”你到底是怎么了?”
张建国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觉脑子昏昏沉沉的,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而且今天在工地上,我总觉得有东西在盯着我,可是回头又什么都没有。”
李芳听得心里发毛,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今天的事情都告诉了张建国。包括刘婶说的话,还有舅舅的建议,以及女儿做的梦。
张建国听完,沉默了好一会儿。
“你真觉得这些事情有联系?”他问。
“我也不知道。”李芳说,”可是这也太巧了吧?蛇刚进屋,咱们一家三口就都出现了问题。”
张建国想了想,说:”要不这个周末,我们回老家一趟?反正也该回去看看了,老宅空了这么久,也不知道现在什么样了。”
“好。”李芳点点头,”舅舅说老家有个陈师傅,我们可以去找他看看。”
“行,那就这么定了。”张建国站起来,”我去洗个澡,一会儿吃饭。”
晚饭的时候,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气氛有些沉闷,谁也没怎么说话。李芳做了几个菜,可是大家都没什么胃口,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了。
“爸,妈。”晓雯突然开口,”我问你们一件事。”
“什么事?”张建国抬起头。
“我们家…是不是在乡下有一间老房子?”晓雯问,”青砖墙的那种。”
李芳和张建国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你怎么知道的?”李芳问。
“我梦到的那个房子,今天我仔细想了想,总觉得好像真的见过。”晓雯说,”是不是我小时候去过?”
“是…是去过。”张建国说,”你三四岁的时候,我们带你回去过几次。不过你那时候太小,应该不记得了。”
“可是我为什么会梦到那里?”晓雯困惑地问,”而且梦得那么清楚?”
李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女儿,心里五味杂陈。
“可能是…可能是巧合吧。”张建国说,”这个周末我们回去一趟,你也跟着去,看看是不是你梦到的那个地方。”
晓雯点点头,没再说话。
晚饭后,李芳在厨房洗碗,张建国在客厅看电视。房子里很安静,只有电视机发出的声音。李芳洗着碗,脑子里却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
她想起父亲去世前的情景。那是五年前的冬天,父亲病重住院,临终前拉着张建国的手,反复说着同一句话:”老宅不能丢,每年都要回去看看。”
当时张建国答应得好好的,可是这几年忙着工作,确实疏忽了。上一次回老家,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
洗完碗,李芳擦干手,走到客厅。她看到茶几上摆着几盆绿植,已经枯萎了大半。
“这些花怎么都蔫了?”李芳皱着眉,”我明明每天都浇水的。”
张建国看了一眼:”可能是水浇太多了?”
“不可能,我很注意的。”李芳走过去仔细查看,发现不光是蔫,而且叶子都开始发黑了,”奇怪,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她伸手摸了摸花盆里的土,土是湿润的,说明不是缺水。可是这些花为什么会突然枯萎呢?
“算了,枯了就枯了,大不了再买。”张建国说,”你别太在意这些。”
李芳没说话,心里却更加不安了。蛇入屋、家人不顺、绿植枯萎…这一切真的都只是巧合吗?
夜深了,李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月光照进来,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她听着丈夫均匀的呼吸声,脑子里却思绪万千。
迷迷糊糊中,李芳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她睁开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是从厨房那边传来的,沙沙的响声,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动。
李芳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想起昨晚的那条蛇。不会是又有蛇进来了吧?
她小心翼翼地下床,光着脚走到门口往外看。走廊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那个声音还在继续,沙沙沙,沙沙沙。
李芳壮着胆子打开走廊的灯,慢慢往厨房走去。她的手心全是汗,心脏砰砰直跳。走到厨房门口,她深吸一口气,伸手按下了开关。
灯光亮起,厨房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李芳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回去,突然听到阳台那边又有声音。她转身往阳台走去,打开阳台的门,发现一个塑料袋被风吹得在地上滚来滚去,发出沙沙的声音。
原来是虚惊一场。
李芳苦笑了一下,关上阳台的门,回到卧室。她躺下后,却再也睡不着了。
04
周六一大早,一家三口就开车出发了。
从城里到老家的村子,开车要三个多小时。一路上,张建国开着车,李芳坐在副驾驶,晓雯在后座上戴着耳机听歌。
天气很好,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暖洋洋的。可是李芳的心情却轻松不起来,她一直盯着窗外发呆。
车子驶上高速公路,两边的风景快速后退。李芳看着远处的青山,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生活的日子。那时候日子虽然苦,可是很踏实。
“妈,我们还有多久到?”晓雯摘下耳机问。
“快了,大概还有一个小时。”李芳回头说,”你累了就先睡一会儿。”
“我睡不着。”晓雯说,”妈,你说我梦到的那个房子,真的是我们家的老宅吗?”
“应该是吧。”李芳说,”一会儿到了你就知道了。”
晓雯没再说话,又戴上了耳机。
车子下了高速,拐上了一条乡间小路。路两边是大片的农田,稻子已经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偶尔能看到几个农民在田里劳作,画面很宁静。
“这条路我都快忘记了。”张建国说,”上次来的时候,晓雯才十二岁。”
“是啊,一晃眼三年过去了。”李芳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老宅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又开了二十多分钟,车子终于驶进了村子。
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房子大多是老式的砖瓦房,也有几栋新盖的小洋楼。村口有几棵大树,树下坐着几个老人在乘凉聊天。
车子停在村口,一家三口下了车。
“这里好安静啊。”晓雯东张西望,”和城里完全不一样。”
“走吧,我们家老宅就在前面。”张建国指着村里的方向说。
他们沿着一条小巷往里走,路面是青石板铺成的,两边是高高的围墙。巷子很窄,只能两个人并排走。墙上爬满了藤蔓,开着一些小黄花。
走了几分钟,他们停在一扇木门前。
木门已经很旧了,油漆大部分都剥落了,露出里面灰褐色的木头。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铁锁,看起来很久没有人打开过了。
“就是这里。”张建国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钥匙。
钥匙插进锁孔,费了好大劲才打开。张建国推开门,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
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有些都长到了半人高。墙角堆着一些破旧的农具,已经锈迹斑斑。院子中间有一棵老槐树,树冠很大,遮住了大半个院子。
![]()
“就是这里!”晓雯突然叫了起来,”就是我梦到的那个地方!”
李芳看着女儿激动的样子,心里一沉。女儿小时候来过几次,可是那时候太小了,按理说不应该记得这么清楚。为什么会在梦里梦到这里?
“我们进去看看。”张建国说。
他们走过院子,来到正房门口。房门虚掩着,张建国伸手一推,门发出吱呀一声响。
屋里很暗,光线从门缝和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几道光柱。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灰尘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咳嗽。
“好久没人住了,到处都是灰。”李芳捂着鼻子说。
张建国打开手机的手电筒,照亮了屋子。里面的家具都还在,桌子、椅子、柜子,都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墙上挂着几幅旧照片,照片里的人已经看不清楚了。
“爸,那边有声音。”晓雯指着里屋说。
三个人都停下来,仔细听。确实有轻微的响动,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
“可能是老鼠。”张建国说,”老房子嘛,有老鼠很正常。”
李芳走到窗边,打开窗户透气。阳光照进来,屋子里明亮了许多。她环顾四周,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觉。这里曾经是她和张建国结婚后住过的地方,也是晓雯出生后第一次回老家住的地方。那时候,家里还很热闹,公公婆婆都在,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是现在,人去楼空,只剩下这栋空荡荡的老房子。
“我们先出去透透气吧。”李芳说,”这里面太闷了。”
三个人退出房子,站在院子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可是李芳的心里却觉得凉飕飕的。
“爸妈,你们听。”晓雯又说话了,”院子里好像也有声音。”
李芳仔细听,确实听到一些沙沙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草丛里爬动。
“会不会是…”李芳不敢说下去。
张建国拿起一根木棍,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突然,一条灰色的蛇从草里窜了出来,快速地往墙角爬去,转眼就不见了。
“又是蛇!”李芳惊叫起来。
“这里是乡下,有蛇很正常。”张建国说,”不过这老宅确实太破了,到处都是草,蛇喜欢在这种地方待着。”
李芳想起舅舅说的话,心里越来越不安。她拉着张建国说:”咱们去找村里人问问,看看陈师傅住在哪里。”
三人锁好门,往村子里走。路上遇到一个正在扫地的老太太,张建国上前打招呼:”大娘,打听个人,您知道陈师傅住在哪里吗?”
老太太抬起头看了他们一眼:”你们找陈师傅干什么?”
“我们有点事想请他帮忙看看。”李芳说。
老太太打量了他们一番,指着前面说:”往前走,看到一棵大榕树,树下有间青砖房,那就是陈师傅家。”
“谢谢大娘。”张建国道了谢,带着妻女往前走。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那棵大榕树。树很粗,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树下确实有一间青砖房,看起来比其他房子都要整洁一些。
张建国走上前,敲了敲门:”有人在吗?”
门很快就开了,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他个子不高,很瘦,皮肤晒得黝黑,一双眼睛却很有神。
“你们找我?”男人问。
“请问您是陈师傅吗?”李芳问。
“是我。”陈师傅点点头,”你们是?”
“我们是外地来的,听说您懂一些…一些门道。”张建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想请您帮忙看看。”
陈师傅打量了他们几眼,说:”进来说吧。”
![]()
三人跟着陈师傅走进院子。院子收拾得很干净,种着一些花花草草。陈师傅搬来几把椅子,示意他们坐下。
“说吧,遇到什么事了?”陈师傅问。
张建国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包括蛇入屋、家人不顺、女儿做的梦,还有今天回老家发现院子里也有蛇。
陈师傅听完,点了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雾在空气中缓缓升起,他的表情变得凝重。
“你们老宅在哪里?”陈师傅问。
“就在村东头,那间青砖瓦房。”张建国说。
“哦,我知道那个地方。”陈师傅弹了弹烟灰,”以前你们家老爷子还在的时候,我见过几次。”
“那您能帮我们看看吗?”李芳着急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师傅站起来:”走吧,我们去你们老宅看看。”
05
一行四人往老宅走去。路上,陈师傅没怎么说话,一直在抽烟。李芳想问些什么,可是看到他严肃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到了老宅门口,陈师傅站在门前,仔细打量了一番。他绕着围墙走了一圈,时不时停下来看看,还用手摸了摸墙砖。
“陈师傅,您看出什么了吗?”张建国跟在后面问。
陈师傅没有回答,只是说:”开门,我们进去。”
张建国开了锁,推开门。陈师傅走进院子,目光在院子里扫视了一遍,最后落在那棵老槐树上。
“这棵树有多少年了?”陈师傅问。
“听我父亲说,他小时候这棵树就在这里了。”张建国说,”应该有七八十年了吧。”
陈师傅走到树下,伸手摸了摸树干。树皮很粗糙,上面长满了青苔。他抬头看了看树冠,又低头看了看树根。
“这棵树长得不错。”陈师傅说,”根深叶茂,是棵好树。”
说完,他又走到房子前,看了看房子的朝向和结构。进了屋子,他在里面转了一圈,还特意看了看后面的几个房间。
“你们老宅后院有个地方,是不是埋过东西?”陈师傅突然问。
张建国愣了一下:”埋过东西?我不太清楚。”
“你父亲去世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什么?”陈师傅看着张建国的眼睛。
张建国想了想,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父亲临终前确实说过,让我每年都要回来看看老宅。他说老宅里有重要的东西,不能忘记。可是他没说具体是什么,我当时以为只是老人的念想,也就没太在意。”
“还有吗?”陈师傅追问。
“还有…”张建国努力回忆,”他好像说过,后院大树下有他留给我们的东西。可是我们去看过,那里什么都没有啊。”
陈师傅听了,点了点头:”走,我们去后院看看。”
他们穿过房子,来到后院。后院比前院还要荒凉,到处都是杂草和荆棘。陈师傅在后院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一个角落。
“这里,”陈师傅指着地面说,”这里的土被动过。”
张建国仔细看,确实能看出那一块地方的土色和周围不太一样,而且草也没有其他地方长得茂盛。
“陈师傅,您的意思是,这下面埋着东西?”李芳问。
“应该是。”陈师傅说,”而且是你们父亲埋的。”
“可是他为什么要埋东西?”张建国不解。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陈师傅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蛇入宅这件事,跟这里有关系。”
李芳听得云里雾里:”陈师傅,您能说得明白点吗?我们实在是不懂这些。”
陈师傅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天色,说:”现在时间还早,我跟你们说说这里面的道道。”
他们回到前院,坐在树下。陈师傅点了根烟,缓缓开口:
“蛇这种动物,在我们民间一直被认为是有灵性的。它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人家里,一旦入屋,往往是一种征兆。”
“什么征兆?”晓雯忍不住问。
“先别急。”陈师傅说,”我一点点跟你们说。你们家这个情况比较特殊,城里的房子进了蛇,老家的宅子里也有蛇,这说明什么?说明这蛇是冲着你们家来的。”
“冲着我们家来的?”张建国皱着眉,”这话怎么说?”
“你们老宅已经三年没人住了,对吧?”陈师傅说,”三年的时间,这里的气场已经变了。再加上你们父亲去世前留下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带着某种信息,需要传达给你们。”
“您是说,我父亲想通过这些事情告诉我们什么?”张建国有些不敢相信。
“可以这么理解。”陈师傅说,”蛇入宅,往往预示着三件事情。不过在说这三件事之前,你们得先把后院那个东西挖出来。挖出来之后,很多事情就明白了。”
“那我们现在就去挖?”李芳问。
“不行,现在时辰不对。”陈师傅看了看天,”要等到明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再挖。而且挖的时候有讲究,不能乱挖。”
“那…”张建国犹豫了,”我们今晚就住在村里?”
“对,你们今晚就住村里。”陈师傅说,”村口有家小旅馆,虽然简陋,但是干净。明天一早我来找你们。”
“好,那就麻烦陈师傅了。”李芳说。
从陈师傅家出来,天已经快黑了。他们按照陈师傅说的,找到了村口的小旅馆。旅馆确实很简陋,只有几个房间,不过还算干净。
吃过晚饭,一家三口回到房间休息。晓雯和李芳住一间,张建国住隔壁。
躺在床上,李芳翻来覆去睡不着。女儿倒是很快就睡着了,呼吸声均匀而平稳。李芳看着天花板,脑子里想着陈师傅说的话。
蛇入宅预示着三件事,到底是哪三件事?父亲在后院埋的东西又是什么?这一切都让她觉得既好奇又害怕。
窗外,村子里很安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片银色的光。
李芳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里又回到了小时候。她梦见自己站在老宅的院子里,公公正在树下纳凉,看到她进来,慈祥地笑着说:”芳芳来了?快过来坐。”
梦境很模糊,可是那种温暖的感觉却很真实。
06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陈师傅就来敲门了。
“起来了吗?该去了。”陈师傅在门外说。
李芳赶紧叫醒丈夫和女儿,三人简单洗漱了一下,就跟着陈师傅往老宅去。
清晨的村子很安静,空气中带着泥土和露水的清香。偶尔能听到几声鸡鸣,从远处的农家院子里传来。
到了老宅,陈师傅拿出一把铁锹,递给张建国:”你来挖,我在旁边看着。”
“从哪里开始?”张建国接过铁锹。
“就是昨天我指的那个地方。”陈师傅说,”轻一点,别伤到里面的东西。”
张建国走到后院,找到昨天陈师傅指的那块地方,开始小心翼翼地挖。泥土很湿润,挖起来不算太费力。
挖了大概半米深,铁锹突然碰到了什么硬东西。
“有了。”张建国停下来,蹲下身用手扒开泥土。
泥土下面露出一个木盒子的轮廓。盒子不大,大概有鞋盒那么大,已经有些腐朽了。张建国小心地把盒子挖出来,捧在手里。
“打开看看。”陈师傅说。
张建国把盒子放在地上,轻轻打开盖子。里面铺着一层油布,油布下面是一些东西。他拿开油布,发现里面有一封信,还有一个牛皮纸袋。
“先看信。”李芳说。
张建国拿起信封,小心地打开。信纸已经发黄了,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还是能看清楚。那是父亲的字迹,张建国一眼就认出来了。
他展开信纸,开始念:
“建国儿,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不在了。这些话我本该当面跟你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开不了口。
这些年,我一直有件事放心不下。当年咱们家在村东头还有一块地,是你爷爷留下的。地契我一直保存着,本想着留给你,可是怕放在明处不安全,就埋在了后院。
这块地的位置我在另一张纸上标注了,你们仔细看。这块地现在可能不值什么钱,但是将来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记住,每年都要回老家看看,别忘了根。老宅虽然破旧了,可是这是咱们家的根,不能丢。
还有一件事,我知道你们在城里生活不容易。可是记住,不管生活多难,一家人要和和睦睦的。家和万事兴,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就回老家住一段时间。这里虽然比不上城里,可是空气好,心情也会平静。
就说这么多了。好好照顾你妈,好好过日子。
父亲留字”
念完信,张建国的眼眶红了。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克制着情绪。李芳也在旁边默默流泪,晓雯虽然不太明白,可是看到父母的样子,也觉得难受。
“看看另外那个纸袋。”陈师傅轻声说。
张建国拿起牛皮纸袋,打开后发现里面有一份地契,还有一张手绘的地图。地契已经很旧了,上面的字迹也不太清楚了。地图上标注着一块地的位置,就在村子西边,靠近河边。
“这块地…”张建国看着地图,”我小时候好像去过。”
“嗯。”陈师傅点点头,”这块地的位置不错,靠着河,以后开发起来会很值钱。你们父亲很有远见。”
李芳擦了擦眼泪:”建国,你父亲对我们这么好,可是我们这三年都没回来看看,真是太不孝了。”
“以后我们每年都回来。”张建国握着妻子的手说,”再也不会忘记了。”
陈师傅在旁边看着他们,等他们情绪平复了一些,才说:”现在东西找到了,我可以跟你们说说蛇入宅的事了。”
![]()
三人都看向陈师傅,等着他往下说。
“民间有句老话,蛇不入无故之宅。你们家这条蛇来得蹊跷,往往预示着三件事。” 陈师傅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哪三件事?”李芳急切地问。
陈师傅却摆摆手:”不急,事情要一步步说。你们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张建国问。
“上个月,你们有没有让人回老宅取过东西?”陈师傅问。
张建国想了想:”上个月我妈让她老家的表妹回来取过一个旧箱子。那个箱子里装着一些旧衣服和老照片,我妈说想留个念想。”
“嗯,那就说得通了。”陈师傅说,”因为那个箱子被动了,这里的气场才开始变化,所以才会有蛇入屋的事。”
“不过,”陈师傅话锋一转,”这只是因,这件事本身也确实预示着一些事情的发生。这三件事,有好有坏,就看你们怎么对待了。”
“陈师傅,您就别卖关子了。”张建国着急地说,”到底是哪三件事?”
陈师傅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天色,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第一件事便是——家宅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