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人社部、中科院、中國科協聯合發文

教育部網站11月12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意見》。

《意見》提出以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為重點,切實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夯實科技創新人才培育基礎,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意見》要求,到2030年,中小學科技教育體系基本建立,課程體系進一步完善,教學改革不斷深化,評價和條件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到2035年,科技教育生態系統全面構建,社會資源支持機制不斷健全,以實用場景為對象的項目式、探究式、跨學科教學方式普遍應用,學生綜合運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學科知識與技能,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接受公平優質教育的願望,更好支撐教育強國建設。

《意見》提出六大重點任務:

一是構建協同貫通的育人體系。強化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激發科學興趣、學習科學方法、培育科學精神。

二是建設開放融合的課程生態和教學方式。以學科融合重塑課程教學生態,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

三是加強素養導向的教研引領和綜合評價。建立健全科技教育評價機制,推動教研與教學一體化發展。

四是注重形態多樣的資源開發和環境建設。優化教學空間,為學生體驗真實情境下的科技探究實驗和工程技術實踐提供平台。依托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建設科技教育欄目,推動優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

五是推進高質高效的師資建設和家校社協同。將科技教育全面融入教師培養與培訓體系,增強教師實施科技教育的能力素養。依托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共建區域科技教育中心。

六是推動廣泛深入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構建多邊合作網絡,在全球範圍內推動中小學科技教育研究與實踐,提升國際影響力與競爭力。

《意見》強調,要強化組織保障和實施,將中小學科技教育作為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地方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配合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對科技教育的系統部署和有效實施,統籌調配各方資金與項目資源,積極拓寬社會渠道,共同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積極支持並參與科技教育的良好風尚。

綜合教育部網站、央視新聞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