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從中試首選到聯合攻關 ,京津創新成果加速落地河北

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訊(記者 李代姣 通訊員 薛華)日前,在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先進功能材料科技成果中試示範平台(以下簡稱“中試平台”),技術人員將高熔點、高密度單質金屬加入多元複雜特種合金一體化裝備中,2小時後,航空航天所需的特種合金構件高端產品一步成形。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從中試首選到聯合攻關 ,京津創新成果加速落地河北 -

技術人員正在對多元複雜特種合金一體化裝備進行運行前調試。

“該設備為國內唯一,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由中試平台引進北京理工大學的技術自主研發,成功攻克了複雜特種合金製造的核心技術,實現了從超高溫熔煉到粉末、絲棒材及零部件一體化成形的突破,流程更短、成本更低。”中試平台負責人劉增猛告訴記者,該設備已獲得2024年首屆金磚國家發明展金獎和2025年河北省首台套裝備認定。

創新成果源於北京,最終在河北落地生根,近幾年,京津冀協同創新的案例早已數不勝數。

“中試是把處在試製階段的新產品轉化到生產過程的過渡性驗證試驗階段,是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關鍵環節。”省科技廳成果處一級主任科員張濤告訴記者,以科創平台牽起創新“紅線”,河北打造京津科技成果中試首選地,對北理工唐山研究院等9個中試平台予以支持,通過開放中試、研發、檢測、孵化等創新資源,引入京津創新成果。

在秦皇島,中信戴卡的“數字孿生驅動的鍛造液壓機預測性維護研究”成果使設備維護成本降低了25%。該項目獲得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60萬元資金支持,由京津冀科研團隊聯合攻關。

“除吸引京津成果落地河北,我們還積極借力京津創新資源,設立專項資金,支持三地科研力量圍繞產業需求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省科技廳規劃處二級主任科員王小沖說,京津冀協同創新專項安排省級資金2200萬元支持我省企業聯合京津科研力量,圍繞共建的6條重點產業鏈實施18個項目。同時,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投入3000萬元,圍繞合成生物製造等領域共支持150個科研團隊聯合開展50項研究;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下設立重點產業成果轉化項目,聚焦我省8個重點產業和人工智能領域,支持我省企業引進京津科技資源,解決產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

高能級平台是承接京津創新成果的重要載體。在石家莊,國創中心河北中心聯合地理信息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的“河北時空智能遙感創新中心”正助力全省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創新發展。在唐山,燕趙鋼鐵實驗室作為重要創新平台,已攻克關鍵核心技術40項,10項技術達國際領先,5項產品國內首發,2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實驗室負責人表示,他們全面參與“拳頭產品”遴選、研發、決策,“總平台、總鏈長”作用日益凸顯。

四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從中試首選到聯合攻關 ,京津創新成果加速落地河北 -

燕趙鋼鐵實驗室實驗軋機設備。

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難題,河北省設立了1000萬元的“冀清概念驗證基金”,與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單位合作,簽約支持概念驗證項目11個。同時聯合中國科學院設立2000萬元的“河北雄安中科概念驗證基金”,支持優質技術成果在新區開展應用場景驗證。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台,加大應用場景建設和開放力度。

“‘十五五’期間,圍繞進一步用好京津創新資源,我們謀划了一系列務實舉措。”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將增加京津冀自然科學基金合作專項資金投入,形成跨區域、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此外,省科技廳還將針對京津地區創新主體在我省建設創新平台推出鼓勵措施,帶動提升我省科技創新平台體系整體效能。

後續,圍繞破解高層次人才招聘難題,河北還將出台支持人才飛地建設的相關舉措,支持企業在京津設立研發機構,就地“取才、引才、用才”,分級分類給予支持。同時,建立京津科技服務機構激勵機制,發揮京津冀技術市場協同創新聯合體作用,深化京津冀地區技術交易合作,推動技術成熟度高、轉化價值大的優質科研成果在河北孵化轉化。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