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手吧,群!成為今年最火網絡熱梗!

今年最火的網絡熱梗出現了:“是你嗎,不群?”“收手吧,群”,好多人看得一頭霧水:這“不群”是啥暗號? “群”又指的是誰?

“不群”這兩個字的來歷,是十三年的老梗。早在2012年,360的周鴻禕和雷軍因為手機業務鬧得不可開交,當時網上突然冒出來一堆水軍,一邊罵360產品垃圾,一邊把小米吹上天。周鴻禕氣不過,直接在微博暗戳戳地罵,說有的人表面裝君子,背地裡一肚子算計,活脫脫《笑傲江湖》裡的岳不群。岳不群這個人設大家都懂,嘴上都是仁義道德,背地裡盡幹些不光彩的事兒。從那以後,“雷不群”這個外號就在互聯網圈傳開了,“不群”倆字也成了“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代名詞。

本來這都是老黃曆了,誰能想到2025年秋天,格力突然把這倆字又翻了出來,直接在互聯網上炸了鍋。這事兒的導火索,是格力剛打贏的一場官司。今年10月,格力正式通報:告贏了一家叫北京深知識動力科技的MCN機構,法院判這家公司公開道歉一個月,還得賠16 萬現金。

重點在後面,格力市場總監朱磊轉發這條新聞的時候,扔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黑嘴的幕後是誰?造謠的能力比造空調專業多了。是你嗎,不群?”這話一出,全網瞬間沸騰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在直指小米啊!

更諷刺的是,朱磊說這話的前一天,雷軍剛在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慷慨激昂地喊:“行業得團結,堅決抵制水軍搞破壞!”轉天就被人指著鼻子問是不是水軍頭子,這反轉快得能拍狗血劇,網友都調侃“尷尬得能摳出三室一廳”。

那格力為啥非要揪著這事兒不放?說到底是被黑得太狠了。最近打開手機,刷十條家電視頻,保准有三條在拉踩格力:“為啥小米空調才賣1700,格力就得3500?這不是搶錢嗎?”“格力質量早就不行了,全靠董明珠炒作”“買格力的都是交智商稅”。更過分的是,那家被起訴的MCN機構,去年九十月集中搞事,開了好幾個賬號捏造“客戶投訴”,說格力“威脅顧客”,用的全是侮辱性詞彙,法院都認定他們“超出合理評價範圍”。

這家MCN 機構為啥吃飽了撐的要黑格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背後沒人掏錢,誰會花這麼大功夫幹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朱磊追問的“幕後是誰”,其實就是戳破這層窗戶紙,在空調和汽車賽道上,跟格力打得最兇的不就是小米嗎?這事兒跟禿子頭上的蝨子一樣,明擺著。

不過話說回來,小米這兩年的口碑確實崩得厲害,從當年科技圈的“萬人迷”變成了現在的眾矢之的,格力現在對它口誅筆伐,說白了也是藉坡下驢。小米把一手好牌打稀爛,這事兒得從三個地方說起。

首先是小米17的“小字廣告”風波。有個經典的笑話在網上廣為流傳,網友早上去喝了碗麻辣燙,老闆說筷子是免費的,紙巾也不要錢,醋和辣椒也免費,就連桌子和碗都不收費,當時網友就感動了,問老闆這麼做肯定很辛苦吧,老闆哽咽地說,過去的24小時也就睡了一次覺。網友又說,這麼好的胡辣湯,你家一定是百年老店吧,他看了眼牆上掛出來的招牌,四個大字“百年老店”,仔細一看旁邊還有一排小字“還差99年”。

更敗好感的是雷軍的“賣慘人設”徹底玩脫了。從2020年開始,雷軍每年開演講都走苦情路線:要么說上市破發多艱難,要么說造車多不容易,嘴裡念叨著“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當年確實騙了不少眼淚。可現在小米都成了橫跨手機、汽車、家電的巨頭,SU7都賣了幾百萬輛了,雷軍還在那賣慘。今年9月的演講,他又翻來覆去說創業多苦,結果演講結束第二天,小米股價直接跌了8個點,網友說得好:“以前你是窮小子逆襲,賣慘叫勵志;現在你是大老闆了還賣慘,叫裝蒜”。

如果說賣慘是消耗好感,那產品端的問題就是直接勸退消費者。小米汽車這半年的事故真是一波接一波,先是有車主反映SU7續航虛標,標稱600公里實際跑不到400;後來又曝出懸掛系統有問題,好幾輛車出現行駛中異響。是今年8月,小米不得不召回11.7萬輛SU7,理由是“制動系統存在安全隱患”。這時候格力朱磊站出來懟了一句:“先把車修好,再來談空調保修”,這話雖然扎心,但確實說到了消費者心坎裡。畢竟汽車不是手機,出了問題可能就不是小事,大家自然會用更嚴格的眼光來審視。這幾件事疊在一起,就讓小米的形像有點從“科技普惠者”向“爭議焦點”滑落的趨勢。

“收手吧,群”這個梗之所以能火,絕對不是偶然,它其實是消費者用一種幽默的方式,在集體喊話,表達了對品牌行為的集體評判。你看以前的小米,靠性價比圈粉,大家覺得“花小錢辦大事”;可現在呢?高端化沒站穩,反而丟了“真誠”的根。消費者心裡有桿秤,誰在踏踏實實做產品,誰在玩營銷套路,時間長了一眼就能看出來。大家為什麼願意轉發、玩這個梗?說到底,是希望品牌方,不管是誰,都能把心思多放在正道上。什麼是正道?就是實打實的產品力、核心技術的突破,還有營銷上的真誠相待。

“收手吧,群”,這個“群”,既指那些收錢辦事的水軍群、MCN 群,也指那些只靠營銷不靠技術的品牌群,在喧囂的營銷之外,回歸到打磨產品、真誠服務用戶的初心上,那它的爆火就挺有意義。畢竟,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消費者最終會用腳投票,選擇那些真正值得信賴的伙伴。

分享你的喜愛